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别再自称“韭菜”了,你可能只是这场大戏的“气氛组”

最近A股市场挺魔幻的,一边是指数高歌猛进,成交量动不动就突破两万亿,跟不要钱似的;另一边是身边开小饭馆的朋友还在唉声叹气,说客流量还没恢复到疫情前。

这就很拧巴。

感觉股市像个猛喝蛋白粉疯狂撸铁的肌肉男,胳膊粗得能跑马,但让他去工地搬砖,他可能走两步就喘。

这种肌肉和耐力的割裂感,就是当下最大的现实。所以问题来了,这场看似热闹的资本狂欢,究竟是在给实体经济打强心针,还是在吹一个一碰就破的七彩肥皂泡?

说白了,这一波行情,压根就不是什么市场自发的牛市,更像是一场有预谋、有规划的“定向放水”。你以为钱是随便涌进来的?别天真了,每一分钱的流向,背后都有着清晰的算计。

这套组合拳的核心逻辑,可以用一个词概括:精准滴灌。

过去我们搞经济刺激,喜欢大水漫灌,结果钱都流到了房地产和金融空转里,实体经济没喝到几口汤,反而把自己呛得不轻。现在学聪明了,搞“快种快收”,水龙头拧开了,但下面接着的不是大水缸,而是一根根细水管,分别插到芯片、新能源、高端制造这些“天选之子”的田里。

你看数据就知道了,今年通过股市IPO拿钱的企业,七成都是科技类公司。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了最大的抽水机。

这就像开自助餐,以前是谁抢得快谁吃得多,一堆油腻大胖子挤在最前面,真正需要营养的瘦子连盘子都摸不到。现在不了,门口站个壮汉保安,点名入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未来希望的“特长生”才能进去大快朵颐。

一家搞半导体材料的公司,上市融了几个亿,转头就开了新生产线,不仅自己订单翻倍,连带上游供应商都乐开了花,顺便还招了几百号大学生。

这就是宏大叙事里最动听的部分:资本市场反哺实体经济,钱从股市里来,到工厂里去,最后变成工人的工资和国家的税收。

听起来是不是很完美?

别急,故事还有B面。

对于嗷嗷待哺的科技企业来说,这是天降甘霖。但对于局里的绝大多数人,也就是我们这些散户来说,这事儿就微妙起来了。

我们在这场游戏里扮演什么角色?

是价值发现者?还是单纯提供流动性的“燃料”?

企业拿钱去搞生产了,这是好事。但一个更直接的问题是,我们普通人怎么从这场盛宴中分一杯羹?除了低买高卖的价差博弈,还有别的路子吗?

这就引出了股市的第二个功能,也是最容易让人上头的功能——财富效应。

简单粗暴地讲,就是你看着股票账户里的数字蹭蹭往上涨,虽然没提现,但你觉得自己变富了,花钱的胆子也大了。今天赚了五千,晚上吃饭就敢多加个硬菜;这个月赚了三万,国庆就敢订个三亚的五星酒店。

这玩意儿就像精神氮泵,效果立竿见影。国庆前的行情稍微一抬头,旅游餐饮数据立马就变得好看起来。很多人嘴上说着“都是账面富贵”,身体却很诚实地把钱花了出去。

为了让你敢花钱,政策甚至还帮你找好了台阶。什么消费贷贴息,什么新能源车补贴,就差把钱“喂到嘴里”了,告诉你:“大胆花,利息有国家帮你担着点。”

所以你看,整个逻辑链条是这样的:

政策引导资金入市 -> 股市上涨,科技企业拿到融资 -> 投资者账户浮盈,产生财富效应 -> 配合消费刺激政策,引导居民花钱 -> 消费回暖,拉动实体经济。

听起来是不是天衣无缝?逻辑闭环了?

但这里面有个巨大的BUG,也是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风险点。

那就是,这场由资金和信心托起来的行情,根基到底牢不牢?

说到底,现在的股市就像一份被精心P过的体检报告,猛一看各项指标都好的不行,红光满面。但你自己心里清楚,那些被美颜滤镜盖住的,是藏不住的肝上阴影和三高警告。

企业的盈利真的跟上股价的涨幅了吗?居民的收入真的足以支撑这种消费热情吗?所谓的财富效应,会不会在一次剧烈回调中瞬间归零,甚至变成负效应,让大家比以前更不敢花钱?

这些问题,没人能给你标准答案。

所以你必须明白,任何一场牌局,在你知道谁是赢家之前,最好先假设自己是那个会输的。

这场行情,本质上是一次宏大的经济实验。监管、平台、公司、投资者,四方在牌桌上,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

监管要的是经济回暖和产业升级,这是他们的KPI。

公司要的是低成本的钱,活下去,发展壮大,这是他们的生存本能。

投资者要的是赚钱,简单纯粹。

而平台,也就是交易所,要的是交易量和活跃度,这是它的业绩。

大家的目标在短期内是一致的,那就是把场子搞热,把蛋糕做大。但蛋糕做大之后怎么分,分的时候会不会打起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该怎么办?

首先,别把这场行情当成是你人生逆袭的跳板。它不是风口,更可能是火山口,跳进去感觉暖洋洋,但啥时候喷发,谁也说不准。

其次,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如果你不懂产业,不懂财报,那你在这场游戏里就是“气氛组”。气氛组的唯一价值就是提供热闹,以及在曲终人散时帮忙买单。

最后,永远不要忘了商业的本质。一家公司值不值得投,最终看的不是概念有多性感,不是PPT有多漂亮,而是它到底能不能实打实地创造价值,赚到真金白银。那些纯靠故事和概念吹起来的股价,本质上都是一种“瞎积薄发”,风停了,摔得最惨的就是它。

这波A股上涨,确实给死水微澜的经济注入了活水,也的确让一部分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暖意。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享受这场资本派对的时候,最好离岸边近一点,万一风向突变,至少还能游得回来。

毕竟,在牌桌上,最高级的智慧,不是思考怎么赢,而是思考如何才能不输。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