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落下整整十分钟后,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才接到来自美国的“预警”电话。 此时多哈北部的卡塔拉居民区已是浓烟滚滚,以色列的15架战机刚刚完成投弹。
这致命的十分钟,彻底戳穿了一个超级大国的外交谎言。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称,他“立即指示特使向卡塔尔通报即将发生的袭击”。 但卡塔尔方面的说法截然不同——他们接到美方官员电话时,当地已能听到爆炸声。这种时间差让白宫所谓的“提前预警”成了国际笑话。
这场发生在9月9日的袭击,是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哈马斯目标实施的“精确打击”。 当时哈马斯代表团正在开会讨论美国提出的加沙地带停火方案,以军战机掠过天空,不到一分钟时间,爆炸声就把哈马斯高层开会的住宅区轰上了天。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在事后回应中试图传递微妙信号:美国原则上并不同意轰炸卡塔尔,但既然目标是哈马斯,“炸一下也可以”。 她表示特朗普将卡塔尔视为“强有力盟友和朋友”,对这次袭击的地点“感觉很糟糕”。
这种表态激怒了卡塔尔人。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在记者会上面色铁青,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行为构成“国家恐怖主义”,认为内塔尼亚胡无视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为了个人利益破坏和平努力。 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直斥这一袭击是“犯罪行为”,公然违反国际法。
更让卡塔尔愤怒的是,他们境内驻扎着庞大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之一。但在袭击发生时,这些美军一声不吭,让卡塔尔完全丧失了作为主权国家的尊严。
特朗普在袭击后采取了一系列危机公关措施。他与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通电话,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在你们的领土上重演”,并已指示国务卿鲁比奥尽快完成与卡塔尔的防务合作协议。
但这并未平息卡塔尔的怒火。 毕竟就在几个月前,特朗普访问卡塔尔时还受到盛情款待。卡塔尔承诺投资1.2万亿美元,还送了他一架价值4亿美元的波音747-8飞机。 如今看来,这些投资似乎并未换来美国的保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卡塔尔方面后来披露,那架引起轩然大波的波音747-8飞机其实是特朗普自己索要的,而不是卡塔尔主动赠送的。 这架飞机是波音的最后一代四发动机旗舰机型,比特朗普现在使用的“空军一号”更长更气派,可以满足他的虚荣心。
卡塔尔当初愿意“转让”这架飞机,是希望特朗普能够帮助他们“协调”一些事情:放宽对卡塔尔资助海外教育和宗教机构的审查;承诺“不插手”卡塔尔与伊朗的经贸渠道;默认卡塔尔在中东冲突中继续保持与哈马斯主要沟通者的地位。
但拿到了飞机之后的特朗普根本没替卡塔尔办事。 福克斯前新闻主持人塔克·卡尔森和支持特朗普的福音派基督徒们,最近开始全面攻击“美国亲哈马斯的大学”和“卡塔尔黑金干预美国校园”。 国会共和党人甚至公开要求调查卡塔尔在美的资金流。
这种背景下,以色列对卡塔尔的袭击更显得像是一种背叛。 分析人士认为,以色列此次不顾卡塔尔的调解人身份发动袭击,意在进一步打击哈马斯高层,削弱其决策和谈判能力。 卡塔尔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海尔·迪亚巴特表示,以色列试图清除谈判障碍,希望能出现一个愿意接受以色列条件或者至少不会阻碍其相关计划的谈判方。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副校长、中东问题专家埃亚勒·齐塞尔指出,以色列从一开始就宣称,所有与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相关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将受到惩罚。他同时注意到,白宫一名官员告诉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华盛顿“事先获悉针对哈马斯官员的袭击行动”。
袭击发生后,国际社会的谴责声浪此起彼伏。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言以色列的行为“侵犯卡塔尔主权和领土完整”。 阿拉伯国家联盟及多个阿拉伯国家也纷纷表态谴责,毕竟在巴以问题上,阿拉伯国家本就与以色列存在深刻矛盾。
内塔尼亚胡在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一场活动上却称,以色列针对哈马斯领导层实施“外科手术式精准打击”,可以为立即结束加沙战争铺平道路。 但一个代表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家属的团体发表声明说,把被扣押人员带回家的希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渺茫。 被扣押人员马坦的母亲埃纳芙·赞高克在社媒平台上写道,此次袭击无异于给她的儿子判了死刑。
多哈的爆炸声不仅摧毁了建筑,也可能炸毁了正在讨论中的停火方案。 哈马斯代表团桌上文件还没收,停火方案已碎成一地废纸。 特朗普前几天才警告哈马斯“尽快接受协议”,转头就批准轰炸谈判现场。
卡塔尔表示将继续参与调解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但分析人士认为,以方袭击将使卡塔尔的调停角色面临更大压力,这将为未来的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带来更多障碍。
油价金价应声飞涨,中东老百姓才是真“买单”的人。 而在那致命的十分钟里,导弹比电话跑得快得多,国家尊严被炸得粉碎,外交谎言被戳穿得彻彻底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