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又一次升级,特朗普已经签了个授权书,允许美军在需要时直接开火,这一动作让委内瑞拉再次成为焦点。
看到10架F-35A飞到波多黎各,再加上好几百枚战斧巡航导弹快速待命,华盛顿看来已经做好了动手的准备,打算迎接可能的军事行动。
一边,委内瑞拉紧锣密鼓推着歼10C战机的采购,但受限于时间、技术水平和训练等各种原因,这一方案根本跟不上眼前的紧迫局势。
据公开消息透露,特朗普已经授予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上将“战场即时开火权”。这意味着在紧急状况下,美军不用再经过繁琐的行政手续,直接就能对目标展开攻击。
你得知道,在美国的军队体系里,开火的权限一般都是由总统和国防部长严格把控的,特别是涉及对其他主权国家的军事行动,更得经过一套繁琐的程序和多个部门的评估。
一般情况下,从发现目标到上报情报,再到总统签署命令,至少得耗费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过,这次特朗普批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丹·凯恩可以“在遇到危险时直接开火”,其实是打破了一贯的繁琐审批程序,给军事行动带来了不少“解放”。
在美国过去几十年的对外行动中,这种授权算是不太多见的。冷战时期虽然也有过类似的“战场指挥官可以紧急决策”的做法,但那大多只是在战争已经爆发的情况下,而像现在这样,还是处于战争可能一触即发的前夕,还没有正式开战。
特朗普这次的动作,传递出了两个重要信号:一是,他想让军方在加勒比地区保持灵活机动,避免政治上的拖延影响行动效率;二是,他试图营造一种心理上的威慑力量,让委内瑞拉方面明白,美国的反应速度比以往快得多,随时都可能引发事端。
与此同时,美军在加勒比海的舰艇和潜艇上,存放了大约450枚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导弹的作用挺明显的,它能在不引发全面战争的前提下,对敌方的机场跑道、防空雷达站和指挥中心实施精准打击。一旦导弹齐发,委内瑞拉那点有限的防空力量估计根本挡不住,甚至可能在战机还没升空之前,就被“掐断脖子”了。
这样的空中力量和远程打击系统相结合,实际上给委内瑞拉制造了两难:就算苏-30战斗机有不错的机动能力,也难以突破隐身战机的压制,再加上防空部队即使有所准备,也难以抵挡密集的导弹攻击。
也就是说,美军在加勒比地区现阶段采取的策略,就是“先打压、后掌控”的一整套战术组合。特朗普敢放手让下属开火,主要是因为他清楚,美军的实力足以在短时间内削弱对方的反攻能力。
要说委内瑞拉的处境啊,基本上算得上“被动”二字了。他们的空军主要依靠大概二十多架苏-30MK2战机,这些飞机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算是俄罗斯出口的佼佼者,具备一定的超视距作战和打击地面目标的本领。
可是遇到像F-35这种隐形战机时,苏-30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因为雷达和电子战设备的差距,这些老旧的飞机常常还没来得及锁定目标,对方的雷达早就把它们给盯上了。
更加糟糕的是,委内瑞拉的F-16数量不多,而且飞机都比较老,差不多难以形成真正的威慑力。这就让马杜罗政府不得不把希望放在下一次购买新机上。
听说委内瑞拉正在跟中国沟通,打算买20架歼-10C战机,人们都觉得这款机子算是少数能在某些情况下跟F-35抗衡的先进战机,特别是在机载雷达和空空导弹方面表现得挺强。
但现实情况是,时间完全不偏袒委内瑞拉,买飞机这事儿牵扯到合同谈判、交付周期、飞行员培训、维护体系搭建等等一大串复杂环节,就算一切顺利,也得好几年才能真正搞出战斗力来。
过去的经验告诉咱们,一个飞行员从老旧机型过渡到新机型,至少得花上两三年的系统训练,更别说把战术体系调试好以及跟现有防空力量的配合问题了。换个说法,即使今天签了合同,歼-10C也不会在短时间内让委内瑞拉空军的处境变得主动起来。
这个“时间差”正好揭示了小国在遇到大国压力时的最大难题:等到危机真正爆发,才仓促去买先进装备,往往已经太晚了。
#热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