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耀世娱乐介绍 >

军工天才杨威穿越逆袭,引领大国军备提前崛起

嘿,哥们!这书简直是为咱们男同胞量身定制的宝藏!剧情紧凑得让人窒息,每一章都像是肾上腺素的直接注射,爽到飞起!主角的成长之路,那叫一个跌宕起伏,从默默无闻到光芒万丈,看得我热血沸腾,根本停不下来!告诉你,这书不看,你真的会错过一个亿的快感!赶紧的,书荒的救星就在你指尖,点它,就对了!

《大国崛起!从军火商到军工巨头!》 作者:葫芦树人

001军方退枪

“嘭~”

巴掌重重地拍在桌子上。

油漆早就斑驳的木桌上,缺了几块搪瓷的搪瓷茶盅跳了起来。

桌子中央的三支步枪,同样也跳了起来。

“你们这是犯罪!是对基层作战官兵生命的不负责!混蛋!如果是个战时,老子非得枪毙了你们……”

一名穿着军装的干部,对着眼前几名穿着四个兜的工厂干部咆哮着。

因为愤怒,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的脸都扭曲了。

干部们都低着头。

没人敢吭声。

“陈主任,消消气,有什么问题告诉我们,我们解决……”

一名50出头的干部陪着笑脸。

“消气?上个月交付的1200支63式自动步枪,其中237支在一个弹匣没打完就出现卡壳,你们告诉我,这枪上战场,还怎么打仗?”

陈主任黑着脸质问着一众人。

没人吭声。

“之前就已经开始厂长责任制,何洪涛,你这所长也别当了,自己等着上级处理!所长暂由梁昊同志代理!在半个月内,我不管你们多困难,必须解决这些问题!前线马上就开干了,要是遇到敌人,我们的战士武器卡壳……”

由不得陈主任不愤怒。

西南边境。

自称军事实力世界第三的猴子仗着背后有毛熊撑腰,加上打跑了鹰酱,**得厉害。

不仅入侵了红色高棉,更是越过边境侵占种花家领土。

为了维护领土主权,保护边民。

军方准备把猴子赶出去。

可这时候,部队却发现,正准备大规模列装的63式自动步枪,质量问题严重。

军方如何不怒?

“就你们这样,还想要小口径新式步枪研发项目?解决不了,红星所就等着被撤吧!”

······

“上面已下达命令,所有部队换装成56半以及56冲……63式封存……”

“同志们,具体情况就是这样,上面只给了我们半个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如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不只是对我们前线作战士兵的不负责,我们厂,也很难再有生产任务……”

送走了军方的人。

刚上任的代理所长梁昊一脸严肃地看着厂里的领导干部跟技术负责人。

“这次不只是关系到我们红星所存亡。同时,要想争取部队新的小口径步枪项目,这也是基础条件……”

所有搞科研的单位都知道。

要是没有了项目,也就没了经费。

单位是生存不下去的。

“陈厂长,63式这么多年,一开始就是边生产边解决问题,现在要求我们解决问题,不是强人所难嘛!”

“是啊,问题一直都在,要是能解决,也没今天这事。”

“咱们红星所技术基础差,底子薄弱……”

不管是生产干部,还是技术领导。

这一刻,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解决不了!

63式自动步枪从最开始立项到生产,时间很短。

然后一直都是边生产边改进。

甚至,在63式自动步枪立项的时候,国内所有大学,都没有枪械设计专业。

而之后就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刮风运动,大学停止招生。

后来倒是恢复了,可推荐上学的工农兵大学生,很多进了大学连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都搞不懂,大学教授们为了能上课,不得不从初中甚至小学内容给学生补课。

等到毕业,工农兵大学生水***可想而知。

“情况上级也知道,现在不同往日,上面只给了半个月时间!”

梁昊咬牙说道。

前线准备打仗了。

结果枪出了问题!

一时间,会议室里陷入了沉寂。

“唉~”

落针可闻的会议室里,突然响起了一声叹息。

所有人都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发出叹息声的,居然是会议室中最年轻的人。

杨威?

哈工大优秀毕业生。

具体如何优秀,只有上级才知道。

反正档案很多内容都是保密。

并不是上级分配他到红星枪械所来,而是他自己要求。

入职了一个多月。

这家伙一直都在提出各种改进。

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啥都不懂,就开始指点江山,自然没谁会在意他的意见。

本来这会议杨威不够格参加的。

没办法。

人家是哈工大的“优秀”毕业生。

哈工大,国内军工的摇篮,如果不是对方自愿,即使工农兵大学生,都没有可能分配到红星枪械所这样的单位。

“杨威同志,你叹息什么?”

梁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很不爽。

年轻人啊,在这里显得自己很能?

“所长,63式自动步枪卡壳的问题,很简单。不是我瞧不上红星所,我很疑惑,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问题15年都没有得到解决……”

杨威的话没说完。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不等梁昊开口,技术部门的众人就愤怒起来。

“小子,别以为你是哈工大的,就目中无人!”

“搞军工设计,可不是随便几句话就能解决!不是照着书本都行……”

“有本事你来解决啊!”

看着混乱的会议室,梁昊火更大。

不只是对杨威这种目中无人,不知轻重的不满。

更是因为手下这帮技术人员的态度。

看着杨威一脸自信。

以及对哈军工这所“军工摇篮”的信任,梁昊觉得,或许对方真的能解决呢?

要是杨威啥都不懂,早点赶走完事。

“嘭~嘭~”

“安静!”

梁昊虽然只是代理,可在整个所以及附属工厂,都是有着权威的。

他是60年代初期的大学生!

学的是管理。

业务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背景也不差。

“杨威,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

梁昊黑着脸看着杨威。

死马当活马医吧。

所有人都看向杨威。

尤其是搞技术的,更是紧捏着拳头、用吃人的目光盯着杨威。

一旦他说不出各所以然,非得冲上去锤死他不可。

“梁所长,63式问题不只是在于卡壳,还有子弹散布范围大,精度不可靠,射击时向后喷火、机匣盖崩飞伤人等问题……”

杨威再次叹息。

基础差,技术力量薄弱。

可15年啊!

这些简单问题都没解决。

“这些问题大家都知道,现在需要的是解决方案!”

一名五十出头的干瘦中年干部黑着脸,声音几乎从牙缝中挤出来的。

63自动步枪的缺陷,都知道。

部队早因为63式自动步枪故障率太高,喊出了“还我半自动”的口号。

很多王牌部队甚至拒绝使用。

此人是红星所的总设计师。

韩远山。

非科班出生。

12岁在汉阳军工厂当学徒。

参加过长征。

在根据地时,就是后勤军工厂的枪械维修技师。

“解决了射击时卡壳,其他问题基本上也解决了,根据我这些年的了解,63式自动步枪目前最大问题有三个。”

杨威竖起了三根手指。

所有人都眼巴巴看着杨威。

等他继续说下去。

002傻子主动背锅?不!争取机会而已

“杨威,有什么就直接说!我们时间很紧,任务很重!”

看着杨威吊人胃口。

梁昊恨不得一巴掌给他呼上去。

杨威扫视了一圈,很满意众人的求知欲。

慢条斯理地伸出了一根手指。

“第一,弹匣接口尺、卡笋不匹配。之前为了维护保养方便,63式直接使用56冲的弹匣……”

“第二,复进簧强度不够,因为材料跟工艺甚至加工等问题,63式的复进簧强度不稳定,在高强度射击的时候,复进簧无法完全复位……”

“第三,枪机公差太大,从而导致装备后的机匣密封不够,同时,击针强度不够,在自动射击时,机针很容易因为强度不够而弯曲、无法复位……”

杨威一条条地把问题提出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杨威同志,问题都知道,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如何解决!”

梁昊强忍着怒火。

此刻,他已经口称“同志”了。

“对啊,杨威同志,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韩远山也急了。

他们知道很多缺陷。

却没有杨威提出的这样详细跟完善。

“杨威同志,有些问题,不只是设计的缺陷,生产同样也有问题,我们下属工厂产能不足,可之前上级下发的生产制造任务是产能的好几倍……”

梁昊见杨威不吭声,黑着脸提醒他。

63式设计出来,十多年了。

使用的部队,研发单位都知道问题。

可没有得到解决。

“生产厂是下属工厂,生产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容易解决,只要严格按照工艺图纸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问题就能得到极大的解决。”

来红星设计所一个多月了。

终于能把自己想法拿出来了。

他本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来自50年后,是一名优秀的国防科技工作者,在实验高能武器时,因为意外,来到了这个时代。

而且,在哈工大待了好几年时间。

很清楚这年头,在《国军标》尚未出台,甚至国军标的前身“七专”《7905技术协议》、“七专”《8405技术协议》都没诞生的状况下,军工产品质量有多不靠谱。

最典型的,就是在“和平典范”中,格鲁门公司的工程师在帮着改造歼-8II的时候,发现两架战机的同类型零件都无法做到互换。

最终,种花家的兔子工程师们,在鹰酱工程师的皮鞭下学会了标准化。

“生产质量问题好解决,可复进簧、击针等的材料……”

韩远山苦着脸。

材料为王啊。

材料要是解决不了,问题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这个更简单了。在弹簧中加入钼、钒等合金元素,以此提高弹簧钢的强度;而击针,加入钨、钼合金元素。”

杨威直接拿出了他之前就准备好的方案。

看着满脸自信的杨威,不管是韩远山还是梁昊,都不知道如何继续说下去。

“梁所长,既然咱们也没办法,杨威同志说得头头是道,干脆就让他来负责这次的事情呗。”

韩远山很是不爽。

搞科研,可不是耍嘴皮子的功夫。

杨威既然说得这么简单。

索性就让杨威来搞这事情得了。

梁昊看了看杨威,再看了看韩远山。

其实他很清楚韩远山的目的——由杨威来负责,最终即使无法解决目前的问题,到时候上级找他们,也能有人背锅。

红星枪械所跟生产工厂十多年都没解决问题,上级不是不知道。

杨威来自哈工大呢。

“杨威同志,你看要不这样,项目交给你负责,我们配合你的工作……”

死马当活马医呗。

梁昊刚担任代理所长,把锅让杨威这样一个新来的人背,说到底,心中还有些过意不去。

所以布置直接让杨威负责,而是商量。

甚至表态整个红星设计所所有人都配合杨威。

“没问题!”

杨威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他比谁都清楚,在技术领域,除非拿出让人信服的能力,否则没人服气。

技术人员远比任何人好打交道。

文无第一。

武无第二。

搞技术的,从来只服气比他们牛逼的人。

杨威后续有很多计划,都需要依托红星枪械设计所来展开。

即将开始的西南反击战,需要更好的自动步枪,同样也需要目前部队尚未装备的专业狙击枪。

甚至,提升一线部队作战火力的枪榴弹,目前也就只有67式那种稍不注意没有换上空包弹就会把射手给炸死的玩意儿……

“行,需要什么,你直接找各部门负责人。所有人都听好了,在杨威同志负责解决目前63式卡壳问题的时候,谁如果不无条件配合,在我被撸之前,老子先把他撸了!”

能被上级临危受命,没有一点能力是不可能的。

梁昊在说这话后,脸上浮现出杀气。

尤其是最后盯着韩远山。

“梁所长,放心吧!这事情如果不解决,将会是我们红星所的耻辱!”

韩远山尴尬不已。

作为总设计师,他自然不会这时候来捋梁昊虎须。

杨威能解决,这不仅给红星设计所找回了面子,同样也是对部队的负责。

不能解决,有人背锅。

怎么算,他这总设计师得到的好处都是最大的。

“杨威同志,需要大家如何配合你,正好大家都在,直接提出来吧。”

梁昊现在就如同溺水者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他反正是解决不了。

自己这代理所长位置倒是无所谓。

关键是红星所的问题没解决,是对前线官兵的不负责。

在他任上解决不了,这辈子,怕是都睡不着了。

看着杨威,目光中都是期待。

“我需要三天时间了解详细情况……”

杨威叹了口气。

工农兵大学生不受重视,自己到了这边一个多月,也就在技术部里面。

连生产车间都没去过。

他很清楚其他人的想法。

背锅?

呵呵。

对于杨威来说,别人想让他来背锅,可他也需要这样的舞台来展示自己的能力,进一步完成自己后续计划。

这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

“我们只有15天时间!”

梁昊咬牙说道。

三天去了解情况,剩下12天,能解决问题么?

“材料配方我从学校带了资料来,需要重新生产,而我们下属工厂,不制造枪管,生产一支枪的所有工艺流程,也就不到两天时间……”

杨威倒没有那么急切。

63式自动步枪的枪管,本来就是56式枪管的改进,甚至使用寿命从最开始的10000发提升到了目前的15000发。

目前不需要改进。

上级要求的只是解决卡壳跟射击时候出现各种故障伤及使用官兵的问题。

生产质量,是必须从一开始抓的。

他对生产工艺很了解。

要是算上从冶炼到材料处理,不是两天能制造出来的了。

“杨威同志,我陪你去车间!”

生产厂代理厂长赵明德急忙说道。

他很清楚,生产工厂的问题有多大。

赵明德三个月前才上任。

前一任也是因为63式的质量问题而被撸了。

到现在,他连代理二字都没有去掉。

00363式恶名昭彰不是没理由的

“杨威同志,咱们从什么地方开始?”

赵明德陪着杨威到了生产车间。

红星设计所下属工厂,生产规模并不大。

工厂原本是研究所的下属试验工厂,负责研究所设计改进后的枪械小批量制造、测试。

在十多年前国际形势严峻,全世界都准备干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扩产到满负荷生产状况下日产600支56半自动的产能。

算下来,每年能生产超过20万支枪。

产量看起来大,可56式枪族总共生产了多少,没人知道。

当初部队巅峰时期,军队规模可是超过了600万,而且还有更大规模的民兵,都是要配备武器的。

反正总存量上千万支还是有的。

这也是后来种花家出口轻武器,直接按重量的原因。

“先去冲压车间吧。”

杨威说道。

由于只是实验工厂扩产而来,枪管这种需要专业生产线的核心零部件,有专门的工厂供应,红星所下属的工厂只有一个小型的枪管实验生产车间,产能不足每天100根。

一支枪,由自动机构跟击发机构组成。

自动机构由枪机组件、枪管、枪管套、复进簧、复进簧导杆、联接座等零部件组成,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枪管、复进簧等。

这些都在机匣内部连接起来,并且通过机械连接形成枪支的击发功能。

机匣盖在开枪时崩飞、开枪向后喷火,都是机匣密封不够才出现的。

复进簧等都有别的工厂供应。

63式自动步枪是在56式半自动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来。

70年时,军方强令产量提升到60万支每年。

这是当时所有能生产63式自动步枪的枪械厂产能的5倍。

为了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红星厂跟建设机械厂的技术人员一起,改进了生产工艺,把原本由铸锻成型,然后铣削加工的机匣改为冲压--铆接机匣;枪管与机匣的螺纹连接改为圆柱孔压配合连接等等。

从而导致了63式在72年6月因为故障率太高而停发。

生产的63式,主要用于对外援助、配发民兵、外贸出口。

杨威清楚问题所在。

首先就要求去生产机匣的冲压车间。

“轰~嘭~”

距离冲压车间还有不短的距离。

耳中就传来了冲压机床的轰鸣声。

离车间越近,声音越大。

“怎么还在生产?”

杨威一脸疑惑。

之前交付的1200支,部队已经要全部退回来。

不管质量问题的?

“这是之前的计划订单……咱们厂要是不生产,就没有经费……”

赵明德尴尬地说道。

明知道质量有问题,依然生产……

也难怪部队领导那么大的火气。

“让车间停了吧,生产出来部队也不要,浪费材料跟人力物力。”

赵明德很想反驳。

想到梁昊当着他们要求,在这段时间都听杨威的。

终究没说。

“赵厂长,您怎么来了?”

两人刚到车间门口,一名四十多岁,穿着四个兜的干部就迎了出来。

“杨威同志,这是冲压车间主任何鸿光,鸿光同志,杨威同志现在全权负责解决63式卡壳等缺陷问题。”

赵明德给两人介绍了一番。

何鸿光打量了杨威一阵,眼神中满是怀疑,太年轻了。

“杨威同志,有什么我能帮你的?”

态度并不热情。

杨威很清楚他的不热情来源于何处,十多年都没解决呢。

“咱们先去车间看看吧。”

何鸿光再次意外地看了杨威一眼。

没说什么,带着两人进了冲压车间。

进入车间,金属模具碰撞的声音更大。

苏氏风格的砖木结构厂房里里,光线并不是很明亮。

二十多台各种型号的冲床,直接排在车间两边。

除了少数几台高度超过3米的固定台式冲床黄绿色油漆还完整,其他的早就已经斑驳。

每台设备前面,都有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工人在忙碌着。

***整的钢板送入模具。

“嘭~”

然后就是一成型的金属零件。

原料、成品、边角料胡乱地堆在中间的工作台上。

“这些小型冲床吨位都是3~5吨,用于冲压一些比较薄的小型零部件,这几台都是10吨、15吨的……63式的枪匣下料、成型都是靠这几台30吨以上的油压机……”

何鸿光介绍着情况。

“有卡尺么?”

杨威问道。

何鸿光再次打量了杨威一眼,随后对着一个穿着四个兜的年轻技术员喊道。

“小毛,找把卡尺来……”

“这……”

看着满是油污,还有斑斑锈迹的卡尺,甚至,外测量的卡爪,还缺了一小块。

一看就是***时很少保养。

更不要说每隔一段时间就送到测量单位计量检测了。

“模具都是固定的,所以***时除了新产品,很少用到这些测量工具……”

小毛尴尬地说道。

“有标准量块么?”

杨威默默地叹了口气。

在整个生产车间,根本就没有看到有过程检验。

怕是连生产完成后的最终检验都没有。

军品啊!

任何一道工序,首检-过程检验-终检,三道工序,怕是……

小毛又去了好一会儿,才拿回来一个测量外量卡爪的测量块跟一个标准测量环。

这个过程,何鸿光则是在赵明德的要求下,给正找了一块棉布用汽油跟酒精擦拭清理卡尺外表的杨威介绍车间情况。

“标准么?”

“准的,这是新来没有开封的,我在工具室里找了好一会儿呢。”

杨威没有再说什么。

“外量卡爪磨损了3丝(0.03毫米,大约半根头发丝的直径),内量卡爪磨损了5丝。”

连续测量了好多次,甚至各种力度、手感都完全测试过。

测试次数越多,越准确。

随后,在几人的注视下,杨威开始拿着工作台上凌乱的已经冲压成型的机匣开始测量宽度。

刚测第一个,他就愣了。

“小了10多丝,而且两头宽度不一样?”

他以为自己侧错了。

再次测量了几次,依然是一样的结果。

再次放下一个,测量,还是如此。

“那啥,这个比图纸要求的,要小一点,主要是装配的时候,如果太宽就会有缝隙,开口小一点,撬一下就能装配好了……”

仿佛知道问题所在,赵明德解释着。

“要是撬多了呢?”

杨威差点气笑了。

这是军品啊!

“撬多了敲一下就回去了。”

“锰钢的强度比较高,装配后敲轻了,无法复位,重了,会把里面的枪管等也影响到……”

杨威真的被气笑了。

这叫什么?

机械化生产下的手工质量控制。

004军工生产第一原则:超差即报废

“咱们这也是为了方便生产啊!之前生产压力又大……”

“反正只要装配好交付就行了。”

不管何鸿光还是赵明德,都是这样的态度。

他们觉得,装配完成,枪械没有问题就行了。

杨威并没有跟几人争论什么。

继续测量。

“对!咱们这里面成型的模具一共有三套。”

当杨威问是不是采用多套模具成型后,两人都是意外不已。

看来杨威这技术员也不是啥都不懂嘛。

“这也没办法,导气系统外壳的模具是这样,当初生产紧,任务重,那些磨具不能改,我们这边就改了,要不然……”

得!

杨威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有传闻说鹰酱是用皮鞭逼着兔子学会标准化的。

又问了不少问题。

最后什么都没说,就麻烦赵明德带自己去装配车间。

装配车间同样混乱。

并不是流水线生产,而是一个人负责全部装配。

每个装配工的工位上,真的有一支如同螺丝刀一样的工具,同样也有一把小锤子!

“赵厂长,麻烦您帮我请几个车间主任以及车间技术员到您办公室,咱们讨论一些问题。”

杨威了解完后,提出开个小型生产会议。

很快,几个车间主任跟技术人员都到了赵明德办公室旁边的小会议室。

“赵厂长,让全厂先把生产停下来吧。”

所有人都愣了。

“咱们现在要不加快生产,到时候军方把之前的订单都会取消了……”

“杨威同志,梁所长只是让你负责解决问题,没说让你管理生产。”

“要不生产,全厂干部职工500多号人,吃什么?”

由不得众人不急。

没了生产计划订单,整个厂子几百号人,喝西北风啊!

杨威一个新来的,车间随便逛一下。

就开始发号施令了?

如果能解决问题,大家没意见。

杨威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看着赵明德。

赵明德黑着脸扫视了一圈手下的几个车间主任,等到安静了,才开口:“杨威同志,每停产一天,我们就损失18000元的经费……”

现在红星厂每天生产63式400支,部队的计划订单经费是400元每支。

“继续生产,一分钱都没有,还会浪费大量的材料跟人力物力。”

杨威实在无法理解。

质量这么差,部队都给退回来了。

还强行生产?

以前应该是这样的,封存到仓库里的,怕大部分都是有这样的问题。

“各位,部队在72年就不停反应,咱们零部件互换性差……别的不说,就说3套不同的模具,相互配合,就有9种组合……在我们的模具中,最大是正12丝,而导气筒最小的是负8丝,如果这两种组合在一起,间隙就有最低20丝,哪怕装配工用锤子敲在一起,诸位,这后果如何?”

杨威脸色满是戏谑。

“杨技术员,我们那可是有计划任务……”

“是啊,任务完不成,别说全厂干部职工吃不起饭,领导也得被处理……”

各种理由。

当初确实只要产量,不管质量的。

可现在不行了。

“各位领导,咱们目前如果不解决,同样所有人没饭吃,领导干部得被处理!质量问题,这是对前线拿命保家卫国的干部战士的不负责!”

杨威神色更加不善。

所有人此刻都不敢看他的眼睛。

“现在,要么听我的,解决眼前的问题;要么,就等着失去所有订单,更不要指望后面的项目,研究所跟厂子直接没任务,转向……大家选择吧。”

杨威懒得废话。

他很清楚,不强势一点,不行。

商量不出来一个结果的。

只要这事情解决了,后面的一切也都容易了。

“可你要是解决不了呢?”

装配车间车间主任林涛问道。

“解决不了,也不过是最差的效果,万一我解决了呢?你们有得选么?我大不了,去其他研究所……”

杨威这话极其不负责任。

几人一听,表情为之一滞。

确实,他们没得选。

“行,杨威同志,你说怎么办吧!”

赵明德见所有人都盯着自己。

不表态不行了。

“停产,超差的成品,全部报废,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模具也停止使用,按照图纸要求重新生产,材料必须严格按照要求,不允许代料……”

杨威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63式机匣在开枪时向后喷火,是因为机匣密封不够。

发射药被点燃的一瞬间,通过缝隙向后,而不是直接通过枪管向前。

进入枪管的气压不够,也就无法导致复进簧、复进簧导杆完全复位。

这也是卡壳的原因之一。

“杨威先让生产停下来了?”

梁昊看着眼前的赵明德。

后者点头,把杨威说的,原原本本地说了。

“他说得没错,即使解决不了,他也能去别的单位,哈军工出来的呢,尤其是他的那几个老师,都非常重视他……按照他的要求做吧。”

梁昊听完,叹了一口气。

或许,这刚出校门的年轻人,真的能解决。

“那其他配套厂的呢?他们可不会管咱们……”

“那就先不管产量,让我们自己的车间生产。”

得到了梁昊的态度后,赵明德才松了一口气。

······

冲压车间。

杨威亲自守在最大的一台45吨冲床前面。

“超差1丝半,不合格!继续调整模具!”

“杨技术员,这只超了0.015毫米啊……之前超差更大,也不影响枪的使用啊……”

何鸿光一脸难堪地说道。

从昨天开始,两套超差大的模具,都被杨威要求拆下来。

一套精度稍微好一些的,也在不断调整。

0.015毫米,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别说1丝半,就是0.1丝,都绝对不行!要不然,再出问题,你负责?”

杨威冷冷地说道。

何鸿光的老脸顿时尴尬起来。

只能继续调整。

又搞了半天,最终模具才调整到杨威要求的完全符合图纸。

“毛东,从现在开始,每一批的生产,首检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检验,生产过程中,也必须抽检,到了最后出厂的时候,得全部让检验员检验,签字后才能进入后续岗位。后续同样会检查,如果有超差,就找你们,到时候前面工序扣奖金!”

杨威对着技术员小毛严肃提出了检验要求。

要求苛刻。

可何鸿光都没法反对。

“超差一点,都不允许流入到下一道工序!”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