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礁海域的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菲律宾海军在8月26日通报了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消息:他们发现了一艘中国的拖船。紧接着,他们又故作镇定地补充,不觉得这艘船能对坐滩在那里的“马德雷山”号构成什么威胁,声称那艘破军舰已经牢牢地固定在了礁盘上,一艘拖船根本拉不动。
可话音刚落,菲律宾高层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国防部长特奥多罗立刻放出话来,说菲方早就备好了应急计划,随时准备驱逐任何试图靠近那艘破船的人。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更是直接,宣称已经命令前线部队做好万全准备,会根据交战规则,在必要时动用“适当武力”。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一边说着“不怕”,一边又威胁要动武,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简直把菲律宾的底牌给掀了。如果真像他们海军说的那样,一艘拖船无足轻重,那又何必搞出这么大的阵仗,连“交战规则”都搬出来了?这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自信。
其实,马尼拉很清楚自己的斤两。他们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侥幸心理都是徒劳的。但马科斯政府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往下演,因为过去几年里,他们煽动起来的反华民粹情绪已经成了一把双刃剑,如果现在示弱,这股情绪会立刻反噬到自己身上,支持率恐怕就要崩盘。
所以,那句“不担心”其实是说给国内民众听的,目的就是稳住基本盘,安抚那些被煽动起来的情绪。而那些动武的威胁,则是另一场表演,只不过观众换了人。
大声嚷嚷只为山姆大叔能听见
光靠自己硬撑显然是不行的,马尼拉心里跟明镜似的。所以,这些强硬的姿态,其实另有观众,那就是大洋彼岸的美国。菲律宾如此高调地把局势往冲突的边缘推,就是在公开向华盛顿喊话。
根据美菲之间的《共同防御条约》,如果菲律宾在南海遭到攻击,理论上有权请求美国介入。马尼拉现在做的,就是提前给美国打“预防针”,一方面是乞求美国赶紧下场斡旋,别让中国真的动手;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美军,得做好在南海跟中国碰一碰的准备了。
这种做法,实际上也暴露了菲律宾自己对这份条约都没什么信心。他们生怕真到了紧要关头,美国又像过去一样,找各种借口推三阻四。所以才要反复敲打,试图把美国更深地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仁爱礁的拖船,敲打的是涉台的狂言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中国的拖船会出现在这个敏感地带?这并非偶然。就在不久前,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出访印度时,曾公然扬言“介入台海别无选择”。虽然事后菲律宾方面紧急澄清,但这番话本身已经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信号。
中国的拖船出现在仁爱礁,可以说就是对马科斯这番言论的一次直接回应,一次毫不客气的敲打。北京用这种方式清晰地告诉马尼拉:先管好自己家门口的事,对自己的实力要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连一艘坐滩的破船都可能保不住,就别在台湾问题上胡言乱语,异想天开了。
这艘拖船就像一个警钟,提醒着马科斯政府,中方的耐心是有限度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给了菲律宾足够的机会和善意,但马科斯政府显然把这份耐心消耗得差不多了。
笔者以为
说白了,菲律宾这套操作毫无新意,也注定没什么大用。美国有一千个理由把菲律宾当成搅乱南海的棋子,同样也就能找到一千零一个借口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棋子终究是棋子,还妄想拿捏棋手,马科斯未免想得太简单了。
现在,球已经踢回到了菲律宾这边。中国的拖船就部署在那里,这既是决心,也是最后的警告。如果马尼拉继续执迷不悟,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么当耐心被彻底耗尽的那一天,拖船的引擎就会真正轰鸣起来,到那时,一切表演都将黯然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