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三点,我睡不着,翻手机翻到一篇老文章,讲的是“特权”这事儿到底能不能一代代传下去。本来以为就是老生常谈,结果越看越觉得扎心,不是因为写得多深刻,而是它说的那些事儿,到现在都没变,甚至更明显了。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社会上越来越流行一句话:“拼爹”?不是说父母多厉害,而是你爸是谁、你家在哪、有没有房,直接决定你的人生剧本。以前我们总说“知识改变命运”,现在很多人改口了,说“投胎才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听着像玩笑,可细想一下,还真不是全无道理。
我就琢磨,这“特权”到底是个啥?是当官?是有钱?还是有人脉?其实说白了,真正的特权不是你现在有多风光,而是你的孩子能不能轻松接住你打下的“江山”。苏联那会儿,领导人家属确实有待遇,可你看看他们后代,有几个真能稳稳当当接班的?斯大林的儿子当过空军少将,后来被撤职、坐牢;赫鲁晓夫的儿子搞航天,老爹一倒台,立马边缘化;勃列日涅夫的女婿倒是当了副部长,结果贪腐案发,直接判了十几年。这哪是世袭?分明是“此路不通”。
可你再看美国,罗斯福、布什、肯尼迪,一家子轮着当总统。人家祖上17世纪就在纽约买地,几百年下来,家族盘根错节,政商通吃。你总统儿子不能直接上岗,可他从小上的学校、认识的人、参与的俱乐部,全是顶级资源。这叫“公平竞争”?说白了,人家是用钱铺路,用资源搭桥,把政治门槛悄悄变矮了。
所以我就想通了一点:政治权力现在基本没法世袭了,这是好事,是进步。你爸是部长,你也得自己考公务员,自己一级级往上爬。这比古代好多了,那时候除了皇帝,底下大臣的儿子也能当官,封地传下去,整个社会就是一层层的“世袭制”,普通人根本没机会。
可钱不一样。你爸赚了十个亿,临了给你留八个亿,法律管不着,大家还觉得天经地义。遗产税?是有,可富人有的是办法绕。信托、离岸公司、慈善基金会,转一圈,钱还是在自家兜里。这么一来,富人的孩子起点就高得离谱。人家一出生就住别墅、请家教、上国际学校,你寒门子弟十年寒窗,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抢不到。这不是拼能力,是拼家庭背景。
所以你看,真正的“豪门秘钥”,不是官位传,是钱传。先把政治地位变现成财富,再用财富给下一代铺路,这才是现代“特权”延续的潜规则。苏联那帮人,手里有权,可权换不了钱,钱也传不了几代,心里能不憋屈?等戈尔巴乔夫一松口,他们立马倒戈,支持搞资本主义——不是他们多爱自由市场,是他们算明白了:“老子打下的江山,儿子接不住,那这江山有啥用?”
这话听着刺耳,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一个体制能不能长久,不光看它多公平,还得看既得利益者愿不愿意保它。当这些人发现,自己奋斗一辈子,孩子还得从零开始,那他们干嘛不换个能让自己家族延续的制度?苏联解体,表面是经济崩溃、意识形态失败,根子上,是那批人对自己后代没信心。
再往深了想,社会进步的标准,其实可以很简单:看“出身”这玩意儿在一个人命运里的分量有多重。分量越轻,社会越健康。以前是“龙生龙,凤生凤”,现在至少表面上,大家都得考试、面试、竞争上岗。这就是进步。可问题是,经济上的“出身”差距越来越大。你生在杭州拆迁户家,和生在甘肃山沟里,人生剧本从出生就岔开了。
美国在上世纪罗斯福新政到70年代,遗产税最高能到70%以上。那会儿富人想把家业完整传下去,得割一大块肉。这其实是在人为增加“代际损耗”——你厉害是你厉害,你儿子未必有你本事,别想舒舒服服接班。可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抬头,遗产税一路下调,财富集中越来越严重。这不是进步,是倒退。
中国改开前,确实没啥财富传承,大家基本都在同一条起跑线。可那时候问题也多,平均主义搞过头,干多干少一个样,没人想拼命。改开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经济活了,可财富代际传递的问题也来了。现在一个北京土著,家里几套房收租,孩子从小上国际班,未来送出国,这和县城里打工供孩子上大学的家庭,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所以,真正的公平,不是搞平均,而是减少“起跑线”的落差。教育公平、医疗公平、住房公平,这些才是关键。你不能指望一个孩子,爹妈打工、住出租屋、天天跑医院,还能跟富二代拼综合素质。拼到最后,拼的还是家庭背景。
有人总说“寒门再难出贵子”,这话听着悲观,但也提醒我们:制度设计得让人有希望。哪怕你出身普通,只要肯努力,就有机会往上走。这条路不能堵死。一旦大家觉得“再拼也没用”,社会就危险了。
历史上,法国大革命为啥爆发?不是老百姓真饿死了,是他们看到贵族天天吃喝玩乐,自己累死累活还交重税,心里不平衡。特权不可怕,可怕的是特权还世袭,还不透明,还不讲理。
《红楼梦》里贾家为啥垮?不是外面有人打进来,是里头烂透了。贾赦为几把扇子逼死人,薛蟠打死人能逍遥法外,这些事看着是个人道德问题,其实是制度纵容。当法律只对穷人有效,对富人无效,这社会就没法维持了。
所以我就在想,咱们现在呢?你觉得现在这社会,一个人的成功,有多少是靠自己,有多少是靠家庭?你身边有没有那种,明明能力一般,但因为家里有资源,一路绿灯的人?反过来,有没有那种特别努力,但始终卡在某个阶层上不去的?
你觉得,一个社会,该不该限制财富的代际传递?遗产税该不该提高?教育机会能不能更公平一点?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我总觉得,一个健康的社会,得在“允许积累”和“防止固化”之间找平衡。钱可以赚,但别传得太顺;权可以有,但别变成家族私产。
我们改变不了出身,但可以争取让下一代的起跑线更公平一点。每一次对财富过度集中的调节,每一次对教育机会的均衡分配,都是在给“特权”打补丁。补丁多了,系统才不容易崩。
这路还长,但得一步步走。你说是不是?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