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摆零食架的小卢最近火了。
这位21岁的前外卖骑手在武汉租的房子门口搞了个自助补给站,放着矿泉水和面包让同行自取。
结果评论区炸了锅,有人夸暖心,也有人直接开喷是在立人设。
小卢自己倒很淡定。
他晒出两年前在广州送外卖的订单记录,最高峰一天跑过100多单,月入8000多。
现在转行做娱乐主播赚得多了,就想给还在跑单的兄弟们行个方便。
这种从底层打拼出来的共情,键盘侠们怕是很难理解。
有意思的是这事还扯出一个现象。
现在年轻人跳槽涨薪后,越来越多人选择回馈老行业。
像杭州就有程序员给外卖小哥送充电宝,深圳的房产中介给同行留共享雨伞。
这种跨越阶层的互助正在形成新潮流。
那些说作秀的网友可能没体验过烈日下送餐的滋味。
小卢记得最清楚的是有次被冤枉偷喝奶茶,也有顾客特意多给瓶水。
正是这些冷暖经历让他现在点外卖必打赏,下雨天直接加五块。
将心比心这事,真不是装出来的。
翻翻社交平台会发现,类似的自发善举今年特别多。
重庆有店家在门口设冰柜给环卫工取水,郑州的便利店老板让快递员免费加热饭菜。
这些微小的便利背后,都是过来人才懂的生存智慧。
零食架上的东西其实不值几个钱,但传递的温度很实在。
外卖行业数据显示,超过六成骑手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七成人午饭经常没准点。
这时候能随手拿瓶水,比什么鸡汤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