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特朗普划下的“关税大限”只剩一周,全球贸易火药味浓得呛人。 各国都在争分夺秒和美国谈判,生怕7月9日一到,特朗普的关税大刀就砍到自己脖子上。 印度代表团在美国已经磨蹭了快两周,本该上月底结束的谈判硬是拖到了七月初,可双方还是僵持不下。 美国咬死要印度开放农产品、乙醇、乳制品市场,印度却把农业和乳制品划为“绝不能碰”的红线。
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嘴上说着要签“又大又好”的协议,可明眼人都看出来:莫迪这次想硬气一回,但硬气的本钱,怕是掏不出来。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专治各种不服。 他早就放话:“印度收美国多少关税,美国就原样奉还!”莫迪今年2月访美时,特朗普当面抱怨印度是“全球关税最高的国家”,美国货进印度比登天还难。 当时莫迪只能陪笑承诺买更多美国石油、天然气,甚至军火,还定下2030年双边贸易冲5000亿美元的目标。
可回头细看,这些承诺全是印度单方面放血——买美国高价油气,成本比俄罗斯原油翻倍;签十年防务协议,军购账单堆成山;连民用核能合作,用的都是美国淘汰的贵价反应堆。
印度敢和美国叫板的底气,表面看是“中国成功学”给的。 今年4月中国反手对美国商品加征125%关税,逼得特朗普主动回到谈判桌。 最终中美达成协议,美国取消91%的加征关税,中国也暂停部分反制。 这场教科书式反击让莫迪眼前一亮:原来特朗普吃硬不吃软!
可印度没琢磨透的是,中国手里攥着三大王牌——全球最全产业链、对美贸易逆差中60%是海外企业附加值、服务贸易顺差680亿美元。 反观印度呢? 经济结构瘸腿,软件外包和纺织品占了出口大头,美国随便从越南、墨西哥就能找到替代供应商。 特朗普一听印度要反制,直接放话“敢加税就给你涨到500%”,印度立马哑火。
更扎心的是,美国对中印根本是两副面孔。 美国对中国加征125%关税,对印度却只加26%。 表面看是“优待”,实则是掐准了印度命门。 印度对美出口一年才1194亿美元,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 美国捏着印度七寸:30%的电子元件、70%的制药原料要从中国进口,连莫迪力推的“印度制造”计划都离不开中国供应链。
最近印度放风说要放宽对华投资限制,明摆着是向美国示威:“逼急了我找中国! ”可这种虚张声势,美国压根没当回事。 贸易代表直接甩出条件:想免关税? 先对中国钢铁加税12%! 印度咬牙照办,结果国内基建成本暴涨,企业哭晕在厂房。
莫迪政府如今骑虎难下。农业和乳制品是政治雷区,2亿农民手握选票,开放市场等于政治自杀。 美国却死咬不放,要求印度取消农产品补贴、进口美国转基因奶牛产的“激素奶”。 另一边,印度想换美国取消钢铝关税,特朗普政府反手又塞来购物清单:哈雷摩托车要卖印度、苹果手机得建厂、辉瑞药品得降价准入。 谈判桌成了美国“大型带货现场”。
所谓“印美战略伙伴”,剥开画皮全是生意。 特朗普把F-35战斗机当胡萝卜吊在印度眼前,嘴上说是“防中国”,实际是让印度多掏几十亿军购费。 莫迪想借美国技术振兴“印度制造”,可四年砸230亿美元的产业扶持计划最近彻底黄了。
美国嘴上喊“帮印度取代中国”,行动却是逼印度买更多美国货。 当印度财长喊出“14亿人要发展”时,美国代表直接回怼:“关我什么事? 美国优先! ”
硬刚美国? 印度缺的可不只是勇气。 中国能顶住压力,靠的是稀土管制掐住美国电动车命脉、用RECP协议拉拢东盟反制贸易孤立。 印度呢?卢比贬值创纪录、通胀压垮老百姓、财政赤字飙到5.8%。
最近还闹出国际笑话:学中国对美国放狠话,结果遭特朗普500%关税威胁后秒怂。 这场东施效颦的戏码,再演下去只怕14亿印度人真要替莫迪的“大国梦”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