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到现在,发展状况和俄罗斯原本预想的情况,以及西方的评估方向,都有不少偏差。俄罗斯没能在短时间里让乌方屈服,西方也没能借乌克兰的力量一下子捣垮俄罗斯,更别说让俄罗斯的经济崩塌了。如今,冲突持续着,已经成了两方耐力的考验。事情起始于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了在乌克兰境内的“特别军事行动”,没想到,冲突已经走到了第四个年头。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的援助成了乌克兰的“救命稻草”:武器装备、甚至乌军士兵的工资,几乎都靠西方提供,乌克兰也基本依赖西方的“输血”了。
乌克兰的工业实力基本耗尽,财政收入也跟着没了根底,所以基辅方面只能全靠西方的援助撑着,特别是在他们还和俄罗斯硬碰硬的情况下。俄乌冲突在美国眼里,已经变成了个烂摊子,美国的立场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从多次推动停火的动作就能看出,美国甚至还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去美国访问,举行双边会谈。对于美国来说,这样的转变意义可是挺大的,也让西方国家觉得挺疑惑的,因为之前美国一直坚决对俄罗斯进行包围和遏制。
西方在付出了不少代价的情况下,依然没有换来俄罗斯的让步。现如今,俄罗斯已经拿下乌克兰大约30%的土地,从俄罗斯公布的数据来看,控制的范围还在逐步扩大,乌克兰明显处在被动的位置。也是在西方吃瘪的时候,美国驻欧洲空军司令部的司令级别降低了,从原本的四星上将直接变成了三星中将,这件事立刻引起了关注。根据烽火前站掌握的消息显示,自北约成立以来,美国一直用四星上将担任驻欧洲空军司令,但现在,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美国开始降低驻欧洲美军空军司令部的级别,显露出要甩开北约的意思。实际上,美国总统早就公开放话,威胁北约成员国,如果不增加国防开支,美方就不保证安全。这一番表态,明显表达出美国对欧洲国家依赖其安全保障的态度感到不耐烦,还要求成员国立即提升军费比例。其实,美国已经给北约设定了5%的军费标准,想借此改变整个战略走向。二战以后,美国对欧洲提供了大量支持,不仅有经济援助,还承诺过安全保障,但如今态度变了,似乎不再那么慷慨了。
烽火前站分析指出,美国对北约的态度变化,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实力已不如以往。当其他新兴国家崛起时,美国的整体发展速度放缓,虽然依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绝对优势正逐渐消退。为了应对这种局面,美国开始走收缩策略,不再愿意承担欧洲的安全责任。就军事部署来说,也出现了调整,像驻欧空军司令部的级别调低,反映出美国战略意图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