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俄乌战事再生波澜:普京撤换争议将领,乌克兰强硬派放狠话

这个周末,俄乌战场外的消息比战场内还劲爆。 俄罗斯这边,一位曾经的名将被彻底免职,背后是普京对军队高层的大洗牌。 乌克兰那头,前总统居然公开喊出“只有攻打莫斯科才能安全”,强硬态度超出想象。

更精彩的是,特朗普想出的奇葩招数,让盟友对中国和印度加关税来逼俄罗斯和谈,直接被欧盟和日本打了回票。 同时,北约多个国家边境接连被神秘无人机入侵,却只能哑巴吃黄连。 这一连串事件显示,这场战争不仅没熄火,反而可能朝着更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

亚历山大·拉平上将的名字在俄罗斯国内可谓毁誉参半。 他此前担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但如今已经被就地免职,直接解除了军职。

拉平的军事生涯大起大落。 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初,他指挥“中部”集群,打了不少漂亮仗,一度被视为战场上的明星指挥官。 但好景不长,他在哈尔科夫等地的作战中表现不佳,导致部队遭受损失,这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受到了国内广泛的批评。

其实拉平早就被降过职了。 去年5月,普京就不再让他指挥前线最重要的“中部集群”,而是把他调去担任列宁格勒军区司令。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发配边疆,让他离开了决策核心圈。 但奇怪的是,如今连这个二线职位也没保住,他被彻底撸了下来。

关于他这次被免职的具体原因,俄罗斯官方媒体都没说清楚。 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对他过去失利的一次秋后算账,毕竟普京最近对军队领导层提出了新要求。

普京强调,应该让那些在特别军事行动中表现很好的人得到机会,他特别提到要重用“那些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抛在脑后的人”。 这些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这是一个明确的风向标,说明普京正在对军队进行重大调整,要把不得力的人换下去,把能打仗的人提上来。

一提到换人,大家自然就想到之前也被免职的“末日将军”苏洛维金。 苏洛维金之前指挥过特别军事行动,以强硬和高效的风格著称。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就曾经公开对比过这两人,他一点面子都不给拉平,说拉平就是个列兵的水平,而苏洛维金才是真正的能人。 现在拉平彻底下课,很多人都在猜测,这是不是为苏洛维金的回归铺路。

乌克兰这边的动静一点也不比俄罗斯小。 乌克兰前总统维克多·尤先科最近接受采访时,说出了非常惊人的言论。 他公开表示,只要俄罗斯仍然是由普京领导的,那乌克兰就永远没有安全。 所以他认为现在不但不应该停止战斗,而且还应该放手一搏,直取莫斯科。

尤先科可不是普通人物,他在2005年到2010年担任乌克兰总统,正是他在任期间,乌克兰加速倒向西方,和俄罗斯越走越远。 在克里姆林宫眼里,乌克兰背弃俄罗斯跟此人有很大关系。据说他早就被俄罗斯列入了清算名单。 这么一个人物出来说话,分量自然不轻。

他的这番话直接暴露了乌克兰国内的政治现实:强硬派的势力非常强大。 这些人不可能允许泽连斯基轻易认怂,哪怕谈判桌上有所让步,国内的压力也会让他无法回头。 这也就是为什么特朗普之前想逼泽连斯基妥协,却始终无法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乌克兰内部的主战派根本不给他这个空间。

说到特朗普,他最近为了调停俄乌冲突可是想出了一个“奇招”。 他对着欧盟、G7和北约盟友提出要求,让他们对中国和印度加征关税。 他的逻辑是,只要对中国和印度加大贸易压力,就能间接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命脉,从而倒逼普京回到谈判桌。

但这个策略刚一提出就碰了一鼻子灰。 几个小时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接拒绝了特朗普的要求。 她说欧盟不会采取这种单边贸易保护措施。 而就在前两天,日本方面也已经明确表示拒绝。 这两个关键盟友的反对,意味着特朗普的这张牌还没打出来就已经失效了。

美国及其盟友现在明显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结束战争。 传统的军事援助还在继续,但似乎无法打破战场僵局;经济制裁已经用到极致,但效果并不明显;如今连这种剑走偏锋的怪招也被盟友否决,特朗普手里的牌越来越少了。

与此同时,东欧的紧张局势还在持续升级。 在过去两周时间里,三个北约成员国——波兰、罗马尼亚和爱沙尼亚——都声称自己遭到了入侵。有的是被战机闯入领空,有的是被无人机袭击。 这些国家都一致认为,这些事情都是俄军干的。

但俄罗斯国防部的回应也很干脆:全部否认。 这种局面就非常微妙了,明显是有人在试探北约的底线,看看如果持续挑衅,北约到底敢不敢启动集体防御机制——也就是著名的第五条款。 但从目前各方的反应来看,北约明显不敢轻易启动这一条款,只能在外交层面提出抗议。

这种试探和反应,凸显了当前局势的复杂性和危险性。一边是乌克兰战场僵持不下,一边是北约边境频频出事,任何一方的误判都可能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