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掘金签瓦兰,热身表现一般,球迷和管理层都在观望

这事儿说起来,还真让人挠头,是不是觉得内线“肉盾”这活儿只要块头够就能糊弄过关了?但掘金今夏的2000多万花出去,买的到底是瓦兰的体型,经验,还是一个让大家瞪大眼睛、憋着劲儿准备找茬的机会?看到欧锦赛热身赛那三场,不管你是不是瓦兰的粉儿,大概率都要皱下眉,心里嘀咕:这价钱,值吗?

先抛个小谜底,瓦兰在热身赛三场合计只拿了29分12个篮板,平均每场不到10分4个板,数字说出来都有点尴尬,尤其和身价一对比,简直有种用了顶配去开低速小车的无力感。

你说掘金高层是没看热身赛吗?都说瓦兰是给约老师做替补的“最佳选择”,赛前一堆媒体还嚷嚷掘金把这个大块头弄来,是稳住阵容下限的关键棋子。结果呢,现实啪啪打脸,球场上瓦兰的表现,怎么看都有点像迷路的大将军,被年轻小伙申京直接“教学”。

比赛镜头历历在目,申京一个假动作,身形一晃就把瓦兰甩在身后;瓦兰一转身,慢了半拍,只能望球兴叹。这情节你要说给街头打球的小哥,也没准挺认同:岁数大了,肉也多了,灵活性真的不是教出来的。

其实,有些事儿不用专家多分析,球迷看球都明白。瓦兰年轻那会儿,靠身体搅局,说是“篮板收割机”都不过分。2米11的大块头,按说禁区里能拉个横幅,吓唬对手一阵子。但这两年眼瞅着体重飙升,网上都开玩笑说他越来越像“行走的大钢炮”,可惜炮弹跑得慢。防守本来就不是他强项,如今连以前靠力量硬刚的招牌,也快变成鸡肋。

回头细看这三场:打格鲁吉亚,瓦兰低位硬怼还算有点成效,拿了11分6板,但脚步慢的毛病暴露无遗,没事就被小个子断球;碰上东契奇领衔的斯洛文尼亚,那节奏飞快,瓦兰整场就跟追不上玩的感觉,蓝领属性被无限放大,连抢板都显得笨拙。有球迷很犀利:瓦兰这不是“追风少年”,分明是“追梦大叔”。

掘金为什么要花这个钱签瓦兰?说白了,还是期盼他能在约基奇坐板凳休息的时候,顶上去混一混。看看上赛季的数据,瓦兰18.8分钟砍下10.4分7.7篮板,命中率54.9%,表面挺美——但一掰开看,三分命中21.1%,盖帽只有0.4,一到防守就成漏洞,对手小个子一突破,他就变成慢动作观众了。掘金管理层敢这步棋,其实挺赌博的。

这工资咋来的?管理层把他2026-2027赛季1000万合同转成了全额保障,捆绑两年2040万,把这位立陶宛大汉死死留住。别说,想法蛮好:帮约老师轮休,维持内线输出。但热身赛跟现实照了照镜子,好像少了点水准,不管是得分还是抢篮板,都有种吃力不讨好的赶脚。你说瓦兰在防守端还能立一小块功劳?现如今,基本就是堵一下空气流动,要真靠他守住篮筐,还不如去逛超市买个假人摆着。

热门社交圈已经开始嘲讽:掘金这钱还不如请个小狼狗来蹦跶,花2040万买回个场均不到10分、4板的过气内线,这投资是打算做慈善么?有人吐槽瓦兰纯属“运动肉盾”,进攻靠吹,防守全靠人品,约基奇下去,他能顶得住么?也有一波专家收敛些:“掘金希望用战术体系帮瓦兰找回状态,毕竟NBA节奏跟欧洲热身不一样。”嗯,听着合理,但这体重危机和年龄下滑,是不假。33岁的大汉,如果脚下再拖点负重,怕是只能做俱乐部的活广告,并且发展空间有限。

其实瓦兰的下坡路,早有暗示。季后赛被教练组收了时间,只能蹲在场边怅然若失。面对太阳、森林狼这些内线扎堆的队伍,瓦兰几乎没还手,场均只贡献6.8分5.2板——这种数据,给联盟随便找个新秀都能凑出来。上季一结束,评论区就有人担忧:瓦兰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掘金这套打法?没多纠结,掘金高层一拍脑袋,还是觉得要给大哥一个机会。现在,看着热身三连低,信任或许该打个问号咯。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下定论,毕竟热身赛不代表决赛,更不代表整个新赛季走势。有人说,调状态就得慢慢来,现在下手砍人,是不是还早点?这想法没毛病,但瓦兰年龄和身体从纸面数据上已经亮红灯,2000万对掘金来说可不是个毛毛雨,用在轮换内线上,容错率真的有限。尤其球队现在拼总冠军,每个合同都像买期货,涨跌都是风险。

再说点实际的,瓦兰还有机会证明自己,欧锦赛正赛马上开打,立陶宛还等着他撑门面,NBA也就快开始,约基奇旁边那块空地总得有人填坑吧。但问题是,如果瓦兰继续这副老牛拉破车的状态,不自我加压,减点分量,脚下没加速器,那这两年2040万的烧钱计划,恐怕最终就变成管理层的慢性“心脏病”。竞技体育没啥情面,一切靠表现说话,说白了瓦兰得用场上行动让掘金相信:这钱花得值,绝不是打水漂。

分析到这里,还是蛮不甘心的说,毕竟瓦兰不是混来的。年轻那会,场上腔调都挺硬,篮板热情像小火山,队友都说他能“站住脚,稳得像钉子户”。可惜岁月不饶人,肉盾也有老的一天,跟时间玩赛跑,大概率是要慢慢掉队,只不过是哪年哪月罢了。掘金这招,算是押重注,赌的其实不是瓦兰的潜力,而是他的经验和偶尔爆发。可经验再老到,脚下没油怎么玩?NBA里年轻的中锋大把,到最后,真看谁能顶住场面。

再换个角度,掘金当时可能也没有更好的选项,市场没啥新鲜货,瓦兰这类型属于即插即用,起码上赛季那样,数据能看个过去,可竞技场没有“保温杯”,保质期靠自己争。管理层押宝,球队球迷捏把汗,瓦兰自己压力山大;这场赌局,谁输谁赢,得赛季收尾时候才知道。

最后说一句,有人觉得瓦兰现在走下坡路是必然,但也有奇迹发生——要是他能抓住这两年,逆势翻盘,用一场接一场的硬仗,把那些嘲讽、质疑的声音都按在地上磨擦,那才叫真正的逆袭。体育场上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把故事演到底的主角。瓦兰啊,是骡子是马,真得拿场上结果磨磨蹄子。

假如你是掘金球迷,现在这钱砸出去,你会继续信吗?瓦兰到底能不能值回票价,你觉得决定权在他,还是在球队体系?留言里聊聊,你怎么看瓦兰的前景,是继续give chance?还是果断换代?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