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下降趋势
走了一圈,真的感觉现在街上小朋友少得有点明显了。
我查了查北京这些年的新出生人口数据,发现过去25年里,2014年是新生儿数量和出生率最高的年份。
人口下降趋势明显
好,我来用更口语化、更接地气的方式,把这段话重新说一遍:
2014年的时候,北京新出生的人口是20.8万,出生率是9.69‰。到了2024年,新生儿就降到13.3万了,出生率也降到了6.09‰。虽然常住人口从2171.1万增加到了2183.2万,净增了1261万,但新生儿数量反而少了7.5万。
从2022年开始,北京的新生儿数量比2016年的最高点直接降了四成。这可不是小数目啊。从生源角度来看,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高考、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会跟着降四成。
北京还算好一点,因为有“城市虹吸效应”,能吸引一些人过来。但其他城市可就没这么幸运了,很多地方的生源直接腰斩,情况更惨。
之前我们在文章里也分析过,预测到2025年,如果新生儿能保持在800万以上,就已经算是胜利了。过去几个月,我们也在小号上聊过生育率、房价、社保、养老这些话题。
说实话,催生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养育孩子也错过了性价比最高的时候。现在作为生育主力的90后,正被房贷、消费贷压得喘不过气来。
不出意外的话,咱们以后也会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面临人口短缺的问题。低生育率带来的影响可不小,比如劳动力不足、消费市场萎缩、老龄化加剧,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来。
未来,教育、医疗、房地产这些行业肯定会被彻底改变。因为2022年出生的人口变化,就像钝刀子割肉一样,大家心里有数,但一时半会儿还感觉不到有多严重。
总之,人口问题不是小事,它会慢慢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深远。
人口减少的利与弊
哎,咱们今天聊聊这个人口问题啊。就像之前说的那个大衣哥朱之文,他虽然也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但其实他自己反而是被“啃老”的那个。你说这事儿是不是挺讽刺的?
夫子对社会整体的生育率是完全不抱希望的,对自己孩子将来给自己养老这事,也是彻底放弃了幻想。毕竟,靠别人不如靠自己嘛。
现在夫子都快40了,正忙着搞“养老多元化”呢。写自媒体、出书、买股票,这些都是在做长期主义的布局,为的是以后能有个安稳的日子。
不过,出生率下降,新生儿变少,短期内看起来像是坏事,但从长远来看,可能还真不是坏事。以前我还担心人口暴跌会带来各种问题,现在想开了,牺牲这一代人,换来后面几代人的幸福,也值了。
总的来说,人口减少对普通人来说,好处多多,坏处基本没有。
比如说,生娃不再难了,产检不用排队,住院也不用住过道了,直接享受VIP待遇。上学也不用那么费劲了,不用再到处请客送礼,也不用非得买房才能让孩子上学。
看病也方便了,医院为了竞争,服务质量肯定得提升,乱收费的现象也会少一些。买房更轻松了,物业费降了,房贷利率也低了,开发商开始打折促销,房子便宜了,房奴少了,丈母娘也不纠结了。
就业方面也好了,人口少了,劳动力自然就少了,老板们只能提高工资,打工人的待遇也上去了,不再是廉价劳动力了。
所以说啊,虽然现在看起来好像有点冷清,但长远来看,可能真的会越来越好。
代际辛苦与生育焦虑
所以啊,真的没什么好焦虑的。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要承受的辛苦和命运。
反正你看那些欧美发达国家,现在生育率越来越低,人口也在急剧减少,真正着急、头疼的反而是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