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耀世娱乐 > 新闻动态 >

10元以下液冷服务器,7家横盘最短8个月

深夜的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几个装机店的老板正围着一台冒着热气的服务器发愁。

"这玩意儿跑AI模型就跟老牛拉破车似的,跑一会儿就烫得能煎鸡蛋。"老王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着机箱里嗡嗡作响的风扇,"这散热根本压不住啊!"

这一幕正在全国各地的数据中心不断上演。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传统的风冷散热已经捉襟见肘。就像给跑车装了个电风扇降温,效果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液冷技术开始崭露头角,它就像是给服务器装了个中央空调",能让这些"算力怪兽"冷静下来好好干活。

有趣的是,就在液冷概念被炒得火热的时候,有七家相关企业的股价却像被按了暂停键,在10块钱以下躺平不动。这就像是在菜市场看到七颗大白菜,标价却比矿泉水还便宜,让人忍不住想多看两眼。

利欧股份的股价定格在4.04元,这家企业做的事情相当于给数据中心装"血液循环系统"。他们研发的液冷泵能把冷却液输送到服务器各个角落,还带"体检"功能。从2022年12月到现在,股价就像被施了定身术,整整九个月没怎么动弹。

双良节能的股价是5.96元,他们的技术更绝,直接把服务器泡在冷却液里,就像给手机泡在防水液里降温。虽然技术够硬,订单也不少,但股价从2023年9月就开始躺平,眼瞅着快满一年了。

最让人纳闷的是汤姆猫,就是那个会说话的手机应用,现在居然在甘肃搞起了液冷数据中心。5.62元的股价,九个月的横盘,这跨界跨得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投资者在股吧里调侃:"汤姆猫这是要改行当制冷专家了?"

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都在液冷领域有所布局,但股价表现就像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老物件。证券分析师张明认为:"这种现象反映出市场对液冷技术的认知还存在分歧。有些投资者看好长期发展,也有人担心这些企业的技术转化能力。"

确实,液冷技术虽然高大上,但真要大规模商用还得过五关斩六将。就像给房子装地暖,前期投入大不说,还得考虑维护成本、兼容性等各种问题。不过随着AI服务器功率越做越大,传统散热方式迟早要碰上天花板。

在浙江一家数据中心工作的工程师小李说:"我们现在用的风冷系统已经到极限了,新采购的服务器都在考虑液冷方案。这玩意儿贵是贵点,但长远看能省不少电费。"

这七家"潜水"企业的技术路线各有特色。同方股份傍上了华为这棵大树,专门给昇腾AI服务器做配套;航天信息则有军工背景,连边缘服务器都能液冷。但为什么股价就是起不来呢?

有业内人士透露,液冷市场现在还处在"叫好不叫座"的阶段。就像早期的电动汽车,大家都知道是未来趋势,但真要掏钱买还得掂量掂量。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液冷服务器渗透率还不到15%,但预计到2025年能突破30%。

北京某私募基金的投资经理表示:"我们现在重点关注这些横盘企业的订单情况。技术再好,没有实际业绩支撑也是白搭。"他特别提到双良节能,认为其全浸没式技术路线在超算中心有独特竞争力。

有意思的是,这些企业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关于液冷业务的提问越来越多。有股民调侃:"现在问液冷就像前两年问新能源,不问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炒股的。"

不过也有冷静的声音。资深股民老陈说:"别光看概念,得看真金白银。有些公司的主业跟液冷八竿子打不着,就蹭个热点。"他建议普通投资者要多看财报,别被概念冲昏了头。

这七家企业的横盘状态能持续多久?是蓄势待发还是就此沉沦?这个问题恐怕连最资深的分析师也给不出确切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AI算力需求持续爆发,液冷这个细分领域迟早要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就像二十年前的空调行业,谁能想到现在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这些现在被冷落的企业中,就会跑出几个液冷领域的格力美的。到那时再回头看现在的股价,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拍断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