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小区因物业费收缴率持续走低,物业方正式宣布退场,且未找到合适的交接主体,这一消息让小区业主陷入焦虑。
据了解,该小区长期存在业主拒缴物业费的情况,导致物业运营难以为继。住建局在回应中明确表示,小区物业费收缴率过低,物业选择退场符合相关规定。但更棘手的问题在于,由于业主对改选业主委员会的参与度不高,目前没有物业公司愿意接手这个 “烂摊子”。
这意味着小区即将进入 “裸奔” 状态 —— 没有新的运营主体,也没有业主自管组织,日常的安保、保洁、绿化维护等基本服务都将陷入停滞。有业主担忧,垃圾堆积、设施损坏、外来人员随意出入等问题可能很快出现,小区环境将急剧恶化。
对于已缴纳物业费的业主,相关部门建议保留好缴费凭证,待后续有新的管理主体介入后,再协商退还事宜。但不少业主对这样的安排并不满意,认为 “退费承诺” 远水解不了近渴,当下最需要的是有人能牵头解决小区的管理真空。
从拒缴物业费到物业退场,再到无人接手,这场由缴费纠纷引发的连锁反应,暴露了小区治理中的诸多问题。如何让业主与物业之间重建信任,如何推动业主主动参与小区管理,或许是解开这场困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