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桂阳到新田这段高速的建设真是好消息不断,工地上天天都有新变化,通车的日子眼看着越来越近了。对于住在桂阳、新田一带的老百姓来说,这可是件盼了又盼的大好事——等这条路通了,出门打工、拉货赶集、走亲访友,都能省老鼻子时间了。
要说这工程里最让人提气的,得数8月初刘家桥特大桥那事儿。这座桥全长差不多2377米,说起来可能没啥概念,要是开车过的话,就算开得慢,也得两三分钟才能跑完。桥墩最高的地方有36米多,差不多有12层楼那么高,站在底下往上看,直让人眼晕。
为了架起这座桥,工人们前前后后预制了610片T梁。这T梁可不是小物件,一片就有几十吨重,得用大型吊车小心翼翼地往桥墩上放,稍微差一点都不行。现在全桥终于实现了全幅架通,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钢铁巨龙横跨在田野之上,不光壮观,更重要的是,它为整条高速的后续施工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8月14日那天,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的罗卫华董事长专门带着人到岳阳路桥负责的第三合同段调研。当时天气正热,工地上跟个大蒸笼似的,他们不光看了工程进度,还给工人们送了清凉饮料和防暑药品。大家都说,领导这么关心,再苦再累也值了。
从那天的统计数据来看,工程进度确实喜人:通涵工程和桥梁桩基已经全部完成,这就像房子打好了地基,心里踏实;路基土石方完成了85%,原来高低不平的地方,现在大多已经填得平平整整,就等着铺沥青了;防护排水工程完成75%,路边的排水沟、挡土墙基本成型,以后下雨也不怕积水冲坏路面;桥梁下部构造完成95%,一个个桥墩稳稳当当立在那里,撑起了未来的桥面;T梁预制完成78.4%,总共721片,大部分都已经派上了用场;桥面附属工程完成65%,像护栏这些保障安全的设施,也在抓紧安装。
不光主体工程进展顺利,一些配套的小工程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8月1日,中交建筑集团发布了小型预制构件工程的分包招标公告。别看这些是“小型构件”,作用可不小——排水用的盖板、防护用的六角块、涵洞用的预制板,都得靠它们。这些小东西做好了,整条高速的排水、防护才能真正到位,使用寿命才能更长。
可能有人还不太清楚,这条桂新高速到底是从哪到哪?它起点在郴州市桂阳县的舂陵江镇,一路向西穿过新田县,最后在宁远县的清水桥镇接上已经通车的二广高速,全长58.045公里。按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的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也就是说,以后开车跑完全程,顶多半个多小时就能到。
整个项目估算投资93.9亿元,建设工期3年。这么大的投入,可不是小数目,但大家都觉得值。要知道,桂阳、新田、宁远这些地方,以前交通不算太方便,尤其是山区里的村子,出去一趟得绕好远的路。就拿新田来说,以前要上二广高速,得走不少县道、省道,遇到堵车,一两个小时都动不了。
这条高速建成后,变化可就大了。桂阳的老百姓想去永州方向,不用再绕郴州、衡阳那么一大圈;新田的农产品,比如大豆、烤烟,能更快地运出去,不用再担心在路上耽误时间;宁远的九嶷山是有名的旅游景点,以后从广东过来的游客,走这条高速能节省不少时间,景区肯定会更热闹。
而且,从大的方面说,这可是《湖南省“十四五”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里的重点项目。郴州和永州作为湖南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门户,以前总因为交通不够便利,少了些竞争力。这条高速一通,就像给这两个地方插上了翅膀,货物运输更方便,招商引资也更有底气,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也能跟着红火起来。
现在,工地上每天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清晨天刚蒙蒙亮,挖掘机、压路机就开始作业,轰鸣声能传出老远;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工人们换班休息,趁着凉快赶紧吃口饭、眯一会儿;到了傍晚,暑气稍退,大家又接着干,有时候加班到深夜,工地上的灯火能连成一片,像星星落在了地上。
附近的村民们也常跑到工地边上看看进度。桂阳县舂陵江镇的王大爷就说:“我活了快70岁,做梦都盼着家门口能有条高速。以前儿子在广东打工,回来一趟光在路上就得折腾一天,等高速通了,半天就能到家,多好!”新田县的种植大户李大姐则盘算着:“以后我的蔬菜拉到广州,早上摘的,中午就能上市场,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虽然离正式通车还有一段时间,但看着这一天天推进的工程,大家心里都清楚,那一天不远了。这条高速不仅仅是一条路,它更像是一条纽带,一头连着家乡的沃土,一头连着外面的世界;它也是一条致富路,能让山里的宝贝走出去,让外面的机遇走进来;它更是一条幸福路,能让亲人相聚的路更短,让孩子们看世界的路更广。
相信用不了多久,当第一辆车平稳地驶在桂新高速桂阳段的路面上时,沿线的老百姓都会笑着说:“路通了,好日子真的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