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新疆边防线坚守了十二年的老兵,突然递交了退伍申请。
他救过无数人,立过无数功,却始终只是个上等兵。
当家庭的重担压垮了理想的天平,当妻子的眼泪冲刷着内心的坚持,他选择了告别。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故事即将落幕时,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彻底改变了一切。
这个电话的主人,竟然是他曾经用生命救过的那个人...
01
张建军死死攥着那份退伍申请,指关节因为用力过度而泛白。
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里,闪烁着十二年来从未有过的茫然。
连长赵志强凝视着这个跟随自己四年的老兵,内心百感交集,最终沉重地开口道:
「老张,你真的考虑清楚了?」
张建军艰难地咽下一口唾沫,嗓音因为激动而略显嘶哑:
「连长,我家里真的快要崩溃了,我老婆昨天夜里又哭到天亮,说儿子在学校总是被同学嘲笑。」
「孩子问她,为什么其他同学的爸爸都是有钱人,偏偏他爸爸还在当兵...」
听到这番话,赵志强的双拳紧紧握起,手背上青筋暴突:
「妈的,这个社会真他妈太现实了!」
「你张建军在这戈壁滩上守了十二年,救过多少生命,立过多少战功?」
「就因为不懂得巴结领导,不会写那些花里胡哨的材料,就他妈的一直是个大头兵!」
张建军苦涩地摇了摇头:
「连长,别说了,这就是命运。」
正在这个关键时刻,营房外面突然响起了急促的跑步声,张建军的人生轨迹也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02
2020年6月的新疆某边防哨所,海拔4200米的稀薄空气让每一次呼吸都变得沉重。
张建军蹲在通讯装备前面,正在细致地检查着每一根线缆连接。
这个来自山东农村的35岁汉子,皮肤因为长年累月的高原强紫外线照射而呈现出深褐色。
「班长,这个信号怎么调不出来?」
新兵李明拿着步话机,满脸急切地朝他跑过来。
张建军放下手里的螺丝刀,接过步话机娴熟地操作了几下:
「你看好了,这个信号要先长按这个按钮五秒,接着再调到46频道,明白了没?」
李明连连点头:
「明白了明白了,班长你太牛了,什么技术都精通。」
张建军轻拍了拍李明的肩膀,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
这个比自己年轻十二岁的大学生新兵,来部队仅仅四个月就被提拔成了副班长。
而他自己在这片荒凉土地上熬了整整十二年,军衔依然还是那两道杠。
「班长,外头有当地牧民在找你。」
哨兵小刘气喘吁吁地冲进来汇报。
张建军拍掉身上的尘土,大步走出营房。
只见一个五十来岁的维族大叔正在门口焦虑地来回踱步。
看见张建军走出来,立即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说道:
「张班长,我家的羊群又走丢了,你能不能帮我找找?」
张建军毫不犹豫地拿起装备:
「扎西大叔,走,咱们去找。」
就这样,两人沿着崎岖的山路跋涉了一个半小时。
张建军凭借着对周围地形的熟悉掌握,很快就在一处峡谷里发现了那群走失的羊。
扎西激动得几乎要跪下来:「张班长,你就是我们的救星啊!」
张建军赶紧扶住扎西:
「大叔,千万别这样说,这都是我分内的事情。」
回到哨所已经是傍晚七点,张建军刚想好好休息一下,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看到是家里的来电显示,他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起来。
「喂,雨婷。」
张建军的声音透露出深深的疲惫。
电话那头传来妻子带着哭腔的声音:「建军,你到底什么时候能回家啊?」
「浩然今天又被班里同学欺负了,回家哭得稀里哗啦,问我为什么爸爸从来不回家。」
张建军的心仿佛被刀子狠狠刺了一下:
「雨婷,再坚持坚持,我马上就要升职了,到时候...」
刘雨婷的声音突然升高了八度:
「升职?」
「你十二年前就这么承诺,八年前也这么保证,三年前还这么发誓!」
「建军,你清醒一点吧,你永远不可能升职的!」
「你看看那些刚来的大学生兵,四个月就当副班长,八个月就当排长,你呢?十二年了还是个普通兵!」
张建军的手用力握着手机,手指都发白了:
「雨婷,你别这样说...」
刘雨婷的声音里充满了十二年积累的怨恨:
「我不这样说还能怎么说?难道要表扬你吗?」
「建军,我求求你了,咱们回家吧,爸爸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急需有人照顾。」
「浩然也需要爸爸的陪伴,我一个女人真的支撑不下去了!」
电话被挂断了,张建军呆呆地坐在床沿,凝视着窗外连绵起伏的雪山。
十二年了,从当初那个充满雄心壮志的二十岁青年,到现在这个满脸风霜的中年男子。
他把自己人生最珍贵的年华都奉献给了这片边疆土地,可是收获了什么呢?
夜幕降临了,张建军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月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他的脸庞上,那些往昔的回忆像幻灯片一样在他脑海中闪现。
03
2008年,二十岁的张建军刚从山东农村来到这个高原哨所。
那时候他还是个脸上写满青春的小伙子,对周围的一切都抱着强烈的好奇心。
第一次目睹雪山的壮美,第一次体验高原反应的痛苦,第一次和维族同胞深入交流...
当时的班长是个东北大汉,对张建军要求非常严格:
「菜鸟,这里不是你们的老家,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就必须学会忍受痛苦!」
张建军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可高原反应让他头痛得想要爆炸。
稀薄的氧气让他每走几步就必须停下来大口喘气,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一声。
201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四名外地游客被困在深山峡谷里。
当时整个哨所的战士都在拼命寻找他们,调动了所有可用的人力物力。
最终,还是张建军依靠着对周围地形的深入了解,在漫天风雪中找到了已经冻得半死不活的四个人。
他背着其中一个人在雪地里艰难跋涉了四个小时,自己的双脚都严重冻伤了,但拯救了四条宝贵生命。
事情结束后,当时的指导员拍着张建军的肩膀兴奋地说道:「小张,这次你立了大功,上级决定给你记三等功!」
张建军以为这次肯定能够获得晋升,结果等来的只是一张表彰证书和一枚三等功勋章。
2013年,雅安地震发生后,部队需要紧急抽调人员前往参加抢险救援。
张建军第一个举手报名:
「报告指导员,我强烈要求参加!」
在地震灾区,张建军连续奋战了十八天,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成功救出了二十多个被困民众。
返回后,他又获得了一枚三等功勋章。
2015年,新疆某地发生地质灾害,张建军又主动请求参加救援行动。
这一次,他在废墟中连续工作了八十个小时。
张建军的双手都磨得血肉模糊,最终救出了一个被埋了四天四夜的小男孩。
小男孩被救出来的那一瞬间,张建军因为极度疲劳当场昏倒了。
苏醒后,他看到小男孩的父亲跪在他病床前,眼泪如雨水般流淌:
「解放军同志,你就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啊!」
这次,张建军又获得了一枚二等功勋章。
他心想这次肯定能够获得晋升了,结果依然只是一张表彰证书。
2018年,由于张建军精通维语,能够很好地与当地各族民众沟通交流,上级安排他负责协调军民关系。
他成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值得信赖的解放军战士,谁家有纠纷都要请他来调解。
有一次,两个村子因为水源问题发生了激烈争执,眼看就要大打出手了。
张建军一个人冲到两个村子中间,张开双臂大声喊道:「有话好好说,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经过五天五夜的耐心调解,张建军终于让两个村子的代表坐到了谈判桌前,和平解决了水源争议。
事后,两个村子的村长共同给部队写感谢信,称赞张建军是"最优秀的解放军战士"。
2019年,一次例行巡逻过程中,一个年轻的军官意外掉进了一条深达数米的冰裂缝里。
当时情况极其危险,冰裂缝有七八米深,而且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坍塌。
其他人都在忙着寻找救援绳索,张建军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了下去。
那个年轻军官叫林志远,是个大学生军官,来到边防部队才一年半。
当张建军跳下冰裂缝的时候,林志远已经冻得意识模糊了,嘴唇发紫,呼吸极其微弱。
张建军用自己的身体为林志远取暖,同时大声呼喊:
「快把绳子放下来!动作要快!」
冰裂缝里的温度至少零下二十五度,张建军抱着林志远等了一个半小时才等到救援绳索。
当两人被拉上来的时候,张建军的手已经冻得完全失去了知觉。
但他说的第一句话却是:
「他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生命危险?」
林志远获救了,因为这次意外,他被调到了其他部队继续服役。
临别前,他紧握着张建军的手激动地说:
「建军哥,你救了我的性命,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你的恩情!」
张建军摆了摆手:
「大家都是战友,这是应该的。」
从那以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2019年,部队迎来了一批新兵,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张建军被指派负责训练他们。
这批新兵中有个叫李明的,特别机灵,学东西很快,而且非常会说话。
四个月后,李明被提拔为副班长;八个月后,他又被提拔为排长。
张建军看着这个比自己小十二岁的年轻人,心中五味杂陈。
「班长,你教给我这么多知识,我真的非常感激。」
李明对张建军说道。
张建军拍了拍李明的肩膀:
「好好努力,你比我有前途。」
这些年来,张建军培训过的新兵已经超过了六十个。
其中十个都已经获得晋升,有的甚至已经当上了连长,可他自己依然还是那个普通的上等兵。
不是他能力有问题,不是他表现不好。
而是他不会写漂亮的材料,不会巴结上级,不会在领导面前展示自己。
在这个注重学历、注重包装的年代,像张建军这样的实干家,注定要被忽视。
04
第二天清晨,张建军按照惯例去执行巡逻任务,走在熟悉的山间小径上,他的心情格外沉重。
昨晚刘雨婷的话像尖刀一样刺在他心里,让他整夜都无法安眠。
「爸爸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浩然需要爸爸的陪伴」、「我一个女人支撑不下去了」...
这些话在他脑海中不断回响,张建军想起了年迈的老父亲。
那个曾经强壮如山的农民,如今已经六十九岁了,身体状况一年比一年差。
上次通话的时候,老父亲的声音明显比以前苍老了许多,但他依然安慰张建军:「儿子,你在外面好好工作,家里有我撑着呢。」
还有儿子张浩然,今年已经八岁了。
张建军这十年来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回去浩然都像见陌生人一样躲在妈妈身后。
上次回家的时候,浩然怯生生地问:
「妈妈,这个叔叔是谁?」
那一刻,张建军的心都要碎了。
巡逻结束后,张建军坐在哨所外的岩石上,凝视着远方的雪山发呆。
这十二年来,他无数次站在这里,欣赏着同样的风景,但内心的感受却在慢慢发生变化。
从最初的热血沸腾,到后来的坚定不移,再到现在的迷茫困惑。
他开始质疑,自己这十二年的坚持到底有什么价值。
「大哥!大哥!」
远处传来急切的求救声。
张建军立刻站起身,只见一个年轻的驴友正朝哨所狂奔而来,满脸焦急。
「发生什么事了?」
张建军迎了上去。
驴友气喘如牛地说:「我同伴在那边的峡谷里受伤了,动不了了,你能帮帮忙吗?」
张建军二话不说,立刻拿起急救包:
「带我过去看看。」
在峡谷里,张建军找到了那个受伤的游客。
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孩,右脚踝肿胀得非常严重,显然是严重扭伤了。
张建军熟练地给女孩进行了简单的紧急处理,然后背起她往哨所方向走。
女孩虽然很瘦,但是从峡谷到哨所要走一个半小时的山路,而且基本都是上坡路段。
在高原上,这样的负重行走对体力是巨大的考验。
「解放军同志,你休息一下吧,我可以自己试着走。」
女孩心疼地说道。
张建军摇了摇头:
「你现在绝对不能用力,会让伤势更加严重的。」
到达哨所后,张建军联系了下山的交通工具,把女孩送到了最近的医院。
女孩的同伴感激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谢谢您,解放军同志,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
张建军摆了摆手: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
送走了游客,张建军回到宿舍,疲惫地坐在床边。
这样的事情,十二年来他经历了无数次。
他救过迷路的游客,帮过生病的牧民,找过走失的牲畜,调解过邻里纠纷...
可以说,他早就成了当地各族老百姓心中最可靠的人。
但是这些,对他的军旅生涯有什么帮助吗?
一点帮助都没有。
那些被他救过的人感激他,那些被他帮过的人赞美他,但这些都不能让他获得晋升。
在军队的晋升制度里,需要的是学历、是文字材料、是会说话会办事的能力。
晚上,张建军又接到了刘雨婷的电话,她声音里充满了担忧:
「建军,我今天去了学校,老师说浩然最近成绩下滑得很厉害,上课也不专心听讲。」
张建军的心一沉:
「怎么回事?」
刘雨婷的声音有些哽咽:
「老师说浩然总是被同学们说成是没爸爸的孩子。」
「浩然现在心理压力很大,老师建议我们带他去看心理医生。」
「建军,孩子需要爸爸,真的需要爸爸在身边陪伴!」
张建军紧紧握着手机,心里像刀割一样疼痛。
他想象着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里被同学们嘲笑的场景。
想象着那个八岁的孩子心里该有多委屈,多难过。
「雨婷,我...」
张建军的声音有些颤抖。
「建军,我不强迫你,但是你自己想想,你这样坚持下去有什么意义?」
「十二年了,你还是个兵,再过十二年,你还是个兵!」
「而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老人已经年迈了,你还要坚持什么?」
刘雨婷的话像鞭子一样抽在张建军心上。
挂断电话后,张建军走出宿舍,站在哨所外面。
高原的夜晚特别寂静,只有风声在耳边低吟。
满天的星星就像宝石一样闪烁着,但张建军的心里却一片黑暗。
他想起了刚入伍时的誓言,想起了这十二年来的坚持,想起了那些被他帮助过的人们。
但是,面对家庭的责任,面对妻子的眼泪,面对儿子的委屈,他还能坚持多久?
有些时候,坚持是一种美德,但有些时候,坚持也是一种痛苦。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当个人的追求与家庭的需要产生矛盾的时候,到底应该选择什么?
张建军不知道答案,他只知道自己的心很累,很痛。
05
接下来的几天,张建军一直在内心挣扎。
他白天虽然正常执勤,但是心思总是不在状态。
李明注意到了他的异常,关心地问:
「班长,你最近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张建军摇了摇头:
「没事,就是有点疲惫。」
「班长,你要不要休几天假?」
李明建议道。
「不用。」
张建军的回答很简短。
其实张建军心里清楚,不是身体疲惫,是心理疲惫。
这种疲惫不是休息几天就能缓解的,而是十二年积累下来的失望和无奈。
6月15日下午,张建军接到了老父亲的电话:
「儿子,我今天去医院复查了,医生说我的心脏有点问题,要注意休息。」
老父亲的声音听起来比以前更加虚弱了,张建军的心一紧:「爸,严重吗?要不要紧?」
「不严重,就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以前了。」
老父亲停顿了一下,然后说:
「儿子,你在外面这么多年了,也该考虑考虑回来了。」
「家里需要人照顾,浩然也需要爸爸。」
这么多年来,这是老父亲第一次主动提出让张建军回家。
以前不管多困难,老父亲都是让他好好在部队干,不要担心家里。
「爸...」
张建军的声音有些哽咽。
「儿子,我知道你舍不得部队,但是人生有很多种选择,不一定要在部队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回来吧,家里真的需要你。」
老父亲的话很平静,但是张建军能听出其中的无奈和渴望。
挂断电话后,张建军在宿舍里坐了很久。
六十九岁的老父亲,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了。
而自己这个当儿子的,却还在千里之外的边疆,坚守着一个可能永远不会实现的梦想。
张建军想起了小时候,老父亲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他,自己却舍不得享受一点点。
那时候家里很穷,老父亲为了供他上学,起早贪黑地干活,手上满是老茧,背也累弯了。
后来张建军参军了,老父亲特别自豪,逢人就说:
「我儿子是解放军!」
每次张建军立功受奖,老父亲都会把证书小心翼翼地装裱起来,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
但是现在,老父亲主动让他回家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老父亲真的需要他,说明家里真的撑不下去了。
6月16日晚上,刘雨婷又给张建军打了电话。
「建军,浩然今天在学校又被人欺负了,回家哭了一个下午。」
刘雨婷的声音里充满了心疼:
「同学说他是没爸的野孩子,说你抛弃了他,所以才不回家。」
张建军的心像被人狠狠撕裂了一下:
「他们怎么能这样说孩子?」
「建军,浩然问我,为什么别的同学的爸爸都在身边,就他的爸爸不在。」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刘雨婷的声音开始哽咽。
「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一个八岁的孩子解释。」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爸爸要为了一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放弃自己的家庭。」
「雨婷...」
张建军想要解释什么,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建军,我最后问你一次,你到底还要坚持多久?」
「如果你说你明年就能升职,我等你一年。」
「如果你说你后年能升职,我等你两年。」
「但是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升职,那我真的等不下去了。」
刘雨婷的话很平静,但是张建军能感受到其中的绝望。
张建军张了张嘴,想要说「我很快就能升职了」,但是这句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因为他自己都不相信这句话,十二年来,他说过无数次这样的话,但是现实一次次地打脸。
「我...我再考虑考虑。」
张建军最终只说了这么一句。
「建军,我不强迫你,但是我希望你能为我们的家庭考虑一下。」
「我们结婚八年了,我一个人带着孩子,照顾老人,真的很累很累。」
「我也是个女人,我也需要丈夫的陪伴和关爱。」
刘雨婷的声音越来越哽咽:
「如果你选择了部队,我理解,但是我也会选择我的人生。」
电话挂断了,张建军呆呆地坐在床边,脑子里一片混乱。
刘雨婷最后的话让他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他意识到,如果自己再不做出选择,可能连家都没有了。
6月17日上午,张建军做出了决定。
06
张建军在宿舍里坐了一整夜,想了很多很多。
他想起了刚入伍时的青春年少,想起了这十二年来的酸甜苦辣。
想起了那些被他帮助过的人们,也想起了家里的妻子、孩子和老父亲。
天亮的时候,张建军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拿出纸笔,开始写退伍申请。
「尊敬的组织:我叫张建军,男,现年35岁,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人。」
「我于2008年3月入伍,现为上等兵。」
「我在部队服役十二年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军人职责,多次受到嘉奖和表彰。」
「但是由于家庭确实困难,老父亲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孩子年幼需要父亲的陪伴。」
「妻子一个人支撑家庭十分辛苦,特申请退伍回乡,希望组织能够批准,此致敬礼!」
写完申请,张建军看着这几行字,心情复杂。
这薄薄的一张纸,代表着他十二年军旅生涯的结束,也代表着他青春岁月的终结。
上午十点半,张建军拿着退伍申请走向连长办公室。
路上遇到了李明,李明看到张建军手里的文件,好奇地问:
「班长,你拿的什么?」
张建军苦笑了一下:
「没什么,去找连长有点事。」
李明看出了张建军神色的异常,担心地问:
「班长,你不会是要...?」
张建军没有回答,径直走向了连长办公室。
「报告!」
张建军在连长办公室门口立正。
「进来。」
连长赵志强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张建军推门进去,连长赵志强正在审阅文件。
看到张建军进来,赵志强抬起头:
「老张,什么事?」
张建军深吸了一口气,把退伍申请递了过去:
「连长,这是我的退伍申请。」
赵志强一愣,接过申请书仔细看了看,脸色慢慢变得严肃起来:「老张,你真的决定了?」
张建军点点头:
「连长,我家里真的撑不下去了。」
赵志强放下申请书,站起来走到张建军面前:
「老张,你跟了我四年,我对你的能力和品格都很了解。」
「说实话,像你这样的兵,部队真的很需要。」
「连长,我知道,但是...」
张建军的声音有些哽咽。
「我知道你心里委屈,十二年了还是个兵,换谁都会有想法。」
赵志强拍了拍张建军的肩膀:
「但是老张,有些东西不是看军衔的。」
「你在当地各族民众心中的地位,那些年轻军官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
张建军摇摇头:
「连长,我不是为了军衔才要退伍的,我真的是为了家庭。」
赵志强看着张建军,心里也很矛盾。
作为连长,他当然不希望失去张建军这样的好兵。
但是作为男人,他也理解张建军的难处。
「老张,你再想想,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赵志强最后问道。
张建军坚定地摇摇头:
「连长,我想得很清楚了,请您批准。」
赵志强叹了口气,拿起笔在申请书上签了字:
「好吧,我会往上级汇报的。」
「谢谢连长!」
张建军敬了个军礼。
「老张,不管你走到哪里,都要记住你是个好兵。」
赵志强的眼圈有些红。
走出连长办公室,张建军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但同时又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
十二年的军旅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下午,张建军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
十二年的时间,他积累了很多东西:
破旧的军装、厚厚的荣誉证书、当地孩子送的小礼物、还有无数张与战友的合影。
每一样东西都有故事,每一张照片都有回忆。
张建军看着这些东西,心里五味杂陈。
「班长,你真的要走吗?」
李明站在门口,眼圈红红的。
张建军点点头:
「是的,要回家了。」
「班长,你教了我这么多,我还没来得及报答你呢。」
李明的声音有些哽咽。
张建军摸了摸李明的头:
「好好努力,你比我有前途,将来一定能当大官。」
「班长,我会想你的。」
李明再也忍不住,眼泪流了下来。
张建军的眼圈也红了:
「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其他班长。」
晚上,张建军给刘雨婷打了电话。
「雨婷,我已经递交退伍申请了。」
张建军的声音很平静。
电话那头先是一阵沉默,然后传来刘雨婷的哽咽声:
「建军,你...你真的决定了?」
「嗯,决定了,我要回家了。」
张建军说。
「建军,我...我不知道该说什么。」
刘雨婷哭了:
「我知道你舍不得部队,但是...」
张建军安慰道:
「没关系,雨婷,家庭更重要。」
「等我回去,我们好好过日子,我会补偿你和浩然的。」
「建军,你真是个好男人,是我拖累了你。」
刘雨婷哭得很伤心。
张建军的声音也有些哽咽:「别这样说。」
「你和浩然是我最重要的人,没有你们,我坚持这么多年还有什么意义?」
就在张建军以为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第二天上午,哨所里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07
6月18日上午9点半,团部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
通信员小王接起电话:
「您好,这里是某某团。」
电话里传来一个维族大叔焦急的声音:
「你好,我听说张建军要退伍了,是真的吗?」
小王一愣:
「您是?」
「我是张班长帮助过的牧民,我们整个村子的人都听说了这个消息,大家都很着急。」
「张班长是个好人,他不能走!」
扎西的声音很激动。
还没等小王反应过来,电话就挂了,没过三分钟,电话又响了。
「你好,请问是部队吗?我叫周丽,是三年前被张建军同志救过的游客。」
「我听说他要退伍,这是真的吗?」
这又是一个女孩的声音传来,小王更懵了:
「您怎么知道这个消息的?」
女孩的声音很急切:「网上都传开了,说最美边防兵要退伍了。」
「我们这些被他救过的人都在找他的联系方式,想挽留他。」
说完后,电话又挂了,但是铃声立刻又响起来了。
「你们好,我是地区政府的工作人员。」
「听说你们有个叫张建军的战士要退伍,我们领导想了解一下情况。」
「你们好,我是某某企业的负责人,听说张建军同志要退伍,我们公司愿意出资挽留他。」
「你们好,我是记者,想采访一下张建军同志的事迹。」
电话一个接一个,从上午9点半开始,几乎就没停过。
通信员小王忙得团团转,汗都流下来了。
连长赵志强听到消息赶过来,看到这个情况也被震惊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多人打电话?」
赵志强问道。
小王擦了擦汗:
「连长,我也不知道啊。」
「从早上开始电话就没断过,都是问张建军退伍的事情。」
就在这时,电话又响了,赵志强亲自接起来。
「你好,请问是五十三团吗?」
「是的,我是连长赵志强,请问您是?」
「我是新疆日报的记者,想了解一下张建军同志的情况。」
「听说他在边疆坚守十二年,帮助了无数当地民众,现在要退伍了?」
赵志强更加惊讶了:
「您是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的?」
「网上啊,现在全网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最美边防兵要退伍了这个话题已经上热搜了。」
赵志强赶紧让人上网查看,果然,网上到处都是关于张建军的消息。
原来,昨天扎西大叔把张建军要退伍的消息告诉了村里的人,村里的人又传给了其他村的人。
这些年来被张建军帮助过的人实在太多了,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有个年轻的维族大学生把这个消息发到了网上,没想到引起了巨大的关注。
网友们被张建军的事迹感动了,纷纷转发评论,很快就成了热点话题。
「十二年边疆坚守,救过无数人,但是却一直是个兵?这样的好人凭什么要退伍?」
「这就是我们的英雄!默默无闻地付出了十二年,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必须挽留他!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军人!」
网上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各种媒体也开始关注这个事情。
电话越打越多,到了中午,已经有上百个电话了。
张建军正在整理东西,李明急匆匆地跑来:
「班长,连长叫你过去,说有紧急情况。」
张建军来到营部,看到赵志强正在忙着接电话,满头大汗。
「老张,你来了。」
赵志强看到张建军,立刻站起来:
「你知道现在是什么情况吗?」
张建军摇摇头:
「不知道,怎么了?」
「你要退伍的消息传出去了,从早上开始,已经有一百多人给我们打电话了,都是要挽留你的。」
张建军一愣:
「怎么可能?」
「不信你自己看。」
赵志强把手机递给张建军。
张建军看着手机屏幕上的热搜话题,整个人都呆住了。
那些评论,那些转发,那些关注,都是因为他。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建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就在这时,电话又响了,赵志强接起来,脸色突然变得非常严肃。
对面是一个有些年纪的声音,威严地说道:
「你好,请问是五十三团吗?」
「是的,我是连长赵志强。」
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然后传来了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声音:
「我这里是新疆军区,我是师长林志远,请你们团长立刻接电话!」
军营十三载:续写部分
19 父亲的真正遗言
"没有了。"张明轩把信紧紧握在手里,"我父亲从来就没有什么技术资料。"
将军的脸色铁青,拳头紧握得咔咔作响。
"不可能!"他低吼道,"你父亲参与的那个项目,绝对涉及核心机密!"
"那又怎样?"张明轩站起身,第一次在将军面前挺直了腰杆,"我父亲说得很清楚,他一生清白,从未私藏任何机密。"
"你以为一封信就能证明什么?"将军冷笑,"也许你父亲是为了保护你,故意写假话。"
张明轩看着将军扭曲的面容,突然明白了什么。
"不对。"他摇摇头,"从一开始就不对。"
"什么不对?"
"如果我父亲真的掌握了什么重要机密,你们为什么不直接找他?为什么要等他死了之后,再来找我?"张明轩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除非......"
"除非什么?"将军的声音有些发颤。
"除非你们根本就不确定我父亲是否真的有什么机密。"张明轩一步步逼近将军,"你们只是在赌,赌我会因为恐惧而配合你们。"
将军后退了一步:"胡说八道!"
"是吗?"张明轩冷笑,"那我问你,我父亲参与的到底是什么项目?项目代号是什么?负责人是谁?"
将军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你说不出来,因为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项目。"张明轩的声音越来越大,"一切都是你们编造的谎言!"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不,项目确实存在,但不是你们想的那样。"
张明轩转身,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进工具房。
"您是?"
"我是你父亲的老战友,当年项目的真正负责人。"老人的眼中满含泪水,"小轩,你长得真像你父亲年轻的时候。"
将军看到老人,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刘老,您怎么来了?"
"我来说出真相。"老人严厉地看着将军,"够了,这个谎言已经持续太久了。"
20 二十年前的秘密
老人坐在一个破旧的木凳上,缓缓开始讲述。
"二十年前,我和你父亲确实参与了一个军事项目。"老人的声音很沉重,"但那不是什么武器研发,而是一个关于军队内部腐败的调查。"
张明轩和将军都愣住了。
"当时军队内部存在严重的贪腐问题,有人倒卖军用物资,有人泄露军事机密。"老人继续说道,"上级秘密成立了一个调查组,我和你父亲都是成员。"
"那些腐败分子中,就包括现在的一些高级军官。"老人看了一眼将军,"他们害怕东窗事发,所以一直在寻找当年的调查资料。"
将军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刘老,您不要胡说。"
"胡说?"老人冷笑,"当年的调查报告我这里还有备份,需要我现在就公布吗?"
将军彻底慌了,他知道如果那些资料曝光,自己的仕途就彻底完了。
"您想要什么?"将军的声音在颤抖。
"我什么都不想要。"老人摇摇头,"我只想让明轩知道真相,让他知道他的父亲是个英雄,不是什么叛徒或者窃贼。"
张明轩听着这一切,眼泪再次涌了出来。
"我父亲......"
"你父亲是我见过最正直的人。"老人拍了拍张明轩的肩膀,"当年调查结束后,他本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升官发财,但他选择了沉默。"
"为什么?"
"因为他觉得,那些信息太危险了。一旦泄露,不仅会有很多人身败名裂,还可能影响军队的稳定。"老人的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所以他选择了忘记,选择了原谅。"
"但是那些腐败分子不会原谅他。"老人看向将军,"他们害怕你父亲会在某一天翻出旧账,所以一直在暗中监视他。"
"甚至在他退休后,他们还是不放心。"
"所以当你父亲去世后,他们就把目光转向了你。"老人叹了口气,"他们编造了各种谎言,想要控制你,确保你永远不会威胁到他们。"
张明轩终于明白了一切。
为什么他十三年来一直不得志,为什么每次提拔机会都与他擦肩而过,为什么会有那个莫名其妙的"青松计划"。
一切都是为了控制他,确保他永远不会成为威胁。
21 最后的对决
"现在你知道真相了。"将军恶狠狠地盯着张明轩,"但这又能改变什么?你以为你能斗得过整个系统?"
"也许斗不过,但我不会再被你们摆布。"张明轩站直身体,"从今天开始,我不再是你们的棋子。"
"你以为你有选择?"将军冷笑,"你的妻子还在我们手里。"
张明轩的心一紧,但很快就冷静下来。
"威胁我的家人?"他看着将军,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你们真是无耻到了极点。"
"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耸耸肩,"只要你继续配合,你的家人就会安全。"
"如果我不配合呢?"
"那你们一家都会很危险。"将军的话里满含威胁,"意外总是会发生的。"
就在这时,老人突然开口了。
"够了!"他从怀里掏出一个录音设备,"刚才的对话我都录下了。"
将军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您......"
"你以为只有你们会玩这些把戏?"老人冷笑,"这些年我一直在收集证据,等的就是这一天。"
"还有,"老人继续说道,"明轩的妻子早就被我的人保护起来了。你们根本动不了她。"
将军彻底慌了,他知道事情败露了。
"刘老,我们可以谈条件。"他试图挽回局面,"只要您不公布这些,什么条件我都可以答应。"
"我的条件很简单。"老人站起身,"立即停止对明轩的所有控制,撤销对他的所有不实指控,并且保证他和家人的安全。"
"这......"
"另外,"老人的语气变得更加严厉,"你和你的同伙立即主动交代问题,接受组织调查。"
将军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了。
"好,我答应。"他艰难地说道,"但是您也要保证,不会把二十年前的事情全部公布。"
"这要看你们的表现。"老人点点头,"如果你们能真心悔改,我可以考虑给你们一个机会。"
22 新的开始
三个月后,张明轩坐在家里的阳台上,享受着久违的宁静。
将军和他的同伙已经被军纪处分,有的被降职,有的被开除军籍。那个持续了二十多年的腐败网络终于被彻底清除。
而张明轩,也终于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他的转业申请被批准了,而且是以优秀军官的身份光荣退役。军区领导亲自为他举行了欢送仪式,称赞他是"忠诚勇敢的好军官"。
"明轩,茶泡好了。"妻子端着茶杯走出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谢谢。"张明轩接过茶杯,握住妻子的手,"小慧,对不起,这些年让你受苦了。"
"都过去了。"妻子靠在他的肩膀上,"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在一起,而且永远不会分开了。"
张明轩看着夕阳西下,心中五味杂陈。
十三年的军旅生涯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过程充满了挫折和痛苦,但最终还是收获了很多珍贵的东西。
友谊、爱情、成长,还有对生活更深刻的理解。
"明轩,你在想什么?"妻子察觉到了他的情绪。
"我在想,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张明轩轻抚着妻子的头发,"虽然没有升官发财,但我们获得了自由和真相。"
"那你后悔这十三年吗?"
张明轩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
"不后悔。这十三年教会了我很多东西,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还会选择参军吗?"
"会的。"张明轩毫不犹豫地回答,"但我会更加珍惜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是老班长老陈打来的。
"营长,不,张哥,听说你要去南方发展了?"老陈的声音有些不舍。
"是的,老陈。在那边找了份工作。"张明轩笑着回答。
"真舍不得你走啊。"老陈感慨道,"你是我见过最好的领导。"
"别这么说,我们都是兄弟。"张明轩的声音有些哽咽,"有机会我会回来看大家的。"
"一定要回来啊!兄弟们都会想你的!"
挂掉电话,张明轩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那些一起训练、一起战斗的日子,那些真挚的战友情谊,将是他一生最珍贵的回忆。
23 传承与希望
一年后,张明轩在南方的一个小城市定居下来。
他在当地的一家国企找到了工作,负责安全管理。虽然工资不高,但工作稳定,生活安逸。
妻子也在当地的学校找到了教师工作,母亲也被接过来一起生活。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很充实。
有一天,张明轩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请问是张明轩先生吗?"电话里是一个年轻的声音。
"是的,您是?"
"我叫李小军,是某军事院校的学生。"年轻人的声音很激动,"我听说了您的故事,很想和您见一面。"
"我的故事?"张明轩有些疑惑。
"是的,关于您在部队十三年的经历。"李小军解释道,"老人家说,您是真正的军人典范。"
张明轩明白了,这个"老人家"应该是指刘老。
"如果您有时间的话,我想当面向您请教。"李小军继续说道,"我即将毕业分配到部队,希望能从您的经历中学到一些东西。"
张明轩考虑了一下,同意了见面。
第二天下午,李小军来到了张明轩家里。
这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眼中满含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军旅生活的向往。
"张叔叔,感谢您愿意见我。"李小军恭敬地说道。
"不用客气,坐下聊吧。"张明轩给他倒了杯茶,"你想了解什么?"
"我想知道,在部队里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军官?"李小军认真地问道。
张明轩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
"首先,要明确自己参军的初心。"他看着李小军,"你为什么要当军人?"
"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李小军回答得很坚定。
"很好。"张明轩点点头,"但是你要明白,军队是一个复杂的环境,会有各种诱惑和考验。"
"我明白。"
"在这些考验面前,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张明轩的语气变得严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自己的底线。"
"什么样的底线?"
"做人的底线。"张明轩说道,"诚实、正直、勇敢、忠诚。这些品质比升官发财更重要。"
李小军认真地记录着张明轩的每一句话。
"另外,"张明轩继续说道,"要始终记住自己是人民的军队,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要被权力冲昏头脑,不要忘记自己的责任。"
"张叔叔,您在部队十三年一直没有得到重用,难道不觉得委屈吗?"李小军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张明轩笑了笑:"当然委屈过,也痛苦过。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那些经历都是财富。"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它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张明轩看向窗外,"成功不是官当得多大,钱赚得多少,而是能否问心无愧地面对自己,能否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美好的东西。"
李小军被深深感动了。
"张叔叔,我一定会记住您的话。"他站起身,郑重地敬了个军礼,"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坚持做一个正直的军人。"
张明轩也站起身,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虽然他已经脱下了军装,但军人的精神永远不会褪色。
24 归来的英雄
五年后,张明轩再次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军营。
这次不是以军人的身份,而是作为特邀嘉宾,参加部队的传统教育活动。
"张哥!"老陈远远地就跑了过来,紧紧抱住了张明轩,"你终于回来了!"
"老陈,你还是那么激动。"张明轩拍着老陈的后背,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兄弟们都在等你呢!"老陈拉着张明轩往营房走,"大家都想死你了!"
营房里,当年的战友们都聚在一起。虽然有些人已经转业,有些人已经提拔,但看到张明轩时,大家的眼中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营长!"几个年轻的战士齐声喊道。
"别叫营长了,我现在是老百姓。"张明轩笑着摆摆手,"叫我老张就行。"
"在我们心里,您永远是我们的营长!"一个战士认真地说道。
张明轩被深深感动了。
"听说你现在过得很不错?"新任营长走过来,"在南方当了大老板?"
"哪里是什么大老板,就是个普通职员。"张明轩谦虚地说道,"不过日子过得挺踏实的。"
"踏实就好。"新营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其实我们都很羡慕你,能够勇敢地选择自己的人生。"
当天晚上,部队为张明轩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
政委在仪式上说:"张明轩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部队,但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军人品格。"
"今天请他回来,就是希望他能够给年轻的战士们分享一些人生感悟,传承我们的优良传统。"
张明轩走上台,看着台下那些年轻而热切的面孔,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同志们,"他开口说道,"很高兴能够再次回到这里,回到这个曾经让我成长的地方。"
"十三年前,我怀着满腔热血来到这里。十三年后,我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这里。"
"有人问我,是否后悔这十三年的选择。我的答案是:绝不后悔。"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军营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牺牲,什么是奉献。"张明轩的声音越来越有力,"这些品质不仅在军营里有用,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是宝贵的财富。"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战友,都能够珍惜在军营的每一天,不管将来走到哪里,都要记住军人的本色。"
"最后,我想说,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始终坚持初心,始终保持本色的人。"
"你们每一个人,都有成为英雄的潜质。关键是要相信自己,坚持自己的信念。"
掌声再次响起,这次更加持久,更加热烈。
25 永恒的军魂
时光荏苒,转眼又过了十年。
张明轩已经步入中年,头发开始花白,但精神依然矍铄。
他在南方的事业发展得很好,从一个普通职员成长为公司的安全总监。他用在军队学到的管理经验和做人原则,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尊重。
妻子也从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的副校长,母亲身体健康,儿子聪明可爱,一家人生活幸福美满。
但是,张明轩心中始终有一个牵挂,那就是他的老部队。
每年八一建军节,他都会收到战友们的问候。每次接到电话,听到那些熟悉的声音,他的心中都会涌起一阵温暖。
"爸爸,你为什么总是看这些军队的照片?"十岁的儿子好奇地问道。
"因为这里有爸爸最珍贵的回忆。"张明轩摸了摸儿子的头,"爸爸曾经是一名军人。"
"军人是什么?"
"军人就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人。"张明轩耐心地解释,"他们穿着军装,拿着武器,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
"那爸爸以前也保护过国家和人民吗?"儿子眼中满含崇拜。
"是的,爸爸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张明轩的声音里带着自豪,"虽然没有参加过战争,但爸爸尽了自己的责任。"
"我长大了也要当军人!"儿子坚定地说道。
张明轩笑了,这孩子真像当年的自己。
"如果你真的想当军人,爸爸会支持你。"他认真地说道,"但是你要记住,当军人不是为了威风,而是为了责任。"
"我明白!"儿子用力点头。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是老陈打来的。
"张哥,有个好消息告诉你!"老陈的声音很兴奋,"咱们老部队要建军史馆了,领导说要把你的事迹写进去!"
"我的事迹?"张明轩有些意外,"我有什么事迹可写的?"
"当然有!"老陈激动地说道,"你坚持十三年初心不改,面对诱惑和威胁始终保持军人本色,这就是最大的事迹!"
"现在的年轻战士都把你当成榜样呢!"
张明轩心中一阵感动。他没想到,自己的经历竟然能够激励后来的战士。
"老陈,谢谢你们的认可。"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但是我觉得,我只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你才更值得尊敬。"老陈说道,"张哥,军史馆落成的时候,你一定要来参加仪式啊!"
"一定,我一定会去的。"张明轩坚定地说道。
挂掉电话,张明轩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青山。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山峦上,如同他心中那永不褪色的军魂。
他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话:"爸爸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你在部队里有个好前程。"
也许在世人眼中,他在部队的十三年并不算成功。没有升到高官,没有发大财,甚至还受了很多委屈。
但是他知道,真正的成功不是官职的高低,而是品格的完善。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精神的富有。
他用十三年的坚持,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精神。用一生的正直,传承了什么是做人品格。
这样的人生,值得骄傲。
这样的选择,无怨无悔。
军营十三载,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
离开部队十六年,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本色。
他是张明轩,一个普通的士兵,一个平凡的英雄。
他的故事也许不会载入史册,但会永远激励着那些选择正直道路的人们。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总需要有人坚守底线,总需要有人传承正义。
而他,就是其中的一个。
【全文完】
后记:
军营十三载,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长史,更是一代军人精神品格的写照。张明轩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保持本色的人。
在面对诱惑和威胁时,选择坚持原则;在遭遇挫折和打击时,选择勇敢面对;在功名利禄面前,选择淡然处之。这样的人生,也许不会轰轰烈烈,但一定会问心无愧。
向所有默默坚守的军人致敬,向所有保持初心的人们致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好。
V